人物传记-李宗吾讽刺幽默文集:厚黑随笔.pdfVIP

人物传记-李宗吾讽刺幽默文集:厚黑随笔.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李宗吾讽刺幽默文集:厚黑随笔   作者:李宗吾   第一部分   第1节:出版前言   出版前言   《厚黑随笔》是李宗吾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一、《厚黑随笔》: 二、《厚黑教主自传》;三、《怕老婆的哲学》;四、《厚黑丛话》。   对于喜欢李宗吾先生文字的读者来说,这些文章都是不可不读的佳作。   《厚黑随笔》,又名《迂老随笔》,作为单行本于1946年由晨钟书局出版。文中交代 了他文字风格和笔法的渊源以及他发明厚黑学的经过。李宗吾以“六经注我”的方式,从 老子、孔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的思想中挖掘厚黑学说的来源,以中国历史上著名人物如 刘邦、项羽、诸葛亮等的言行来解释验证他的论断,创见频出,启人心智。这些独特的看 法都来自于李宗吾“思想独立”的一贯主张,他也希望中国人都能够思想独立。他这样道 出提倡厚黑学的真意:“一部厚黑学说,千言万语,无非教人‘思想独立’而已。思想能 够独立,行为才能够独立。夫然后,学术方面,才不为古人之奴。政治方面,才不为豪杰 之奴。不独立即为奴隶,并无中立余地。”他认为只有中国人都思想独立了,才能不受帝 国主义的压迫,国家才能强大。他因此痛切地呼吁:诸君!诸君!努力!努力!李宗吾痛 恨民国政治的黑暗,讽刺官场的流弊和腐败,希望中国尽快走出大乱不止的局面,忧国忧 民之心令人动容。这篇文字还回忆了他的朋友、辛亥革命后被杀害的烈士张列五,他不为 官位利禄所诱惑,慷慨赴死的精神和从容的态度感人至深。李宗吾佩服他的人格之高,忧 国之切,感叹说:“列五真是把死之一字,当如儿戏。凡人到了生死关头,才见真实本 事。”   《厚黑教主自传》,于1946年由晨钟书局出版。主要回忆他的父亲对他思想的影响和 他少年时代的师友。李宗吾说:“我的奇怪思想,发源于我父。”他的父亲是个治家勤 恳,对自己和子女都严格要求的农民,生性爱读书,四书五经、三国演义、圣论广训、治 家格言等很爱读。他不但爱读,还善于思考,有自己的见解,主张读书应该联系实际,拿 来应用,而不能读死书。他教训李宗吾说:“你的书读窜皮了,书是拿来应用的,‘书即 世事,世事即书’,你读成‘书还书,我还我’去了。”李宗吾受此启发,就经常把书和 世事,两相印证,才有自己的见解,而不再人云亦云。他父亲读书也有自己的看法,善于 思考,对孔孟等圣贤经典也敢于怀疑批评,这也刺激了李宗吾,逐渐形成了他“横不依 理”的叛逆性格,“任何古圣先贤,我都可任意攻击。”他说,《厚黑学》、《心理与力 学》等书里的观点大都来源于他的父亲,可见家庭和父母教育的重要性。   这两篇自传性的文字,都是思想、历史、家事、议论交叉而行,信笔由缰,随意为 之,生动有趣,不感沉闷。   《怕老婆的哲学》,于1946年由晨钟书局出版。这是一篇著名的游戏文字,典型的李 宗吾风格,他善于颠倒成见,夸张幽默的文风跃然纸上,对历史人物的讽刺挖苦、嘲笑戏 弄淋漓尽致,在令人捧腹的同时,也发人深思。流俗以为怕老婆是胆小猥琐男人的特征, 但李宗吾却认为恰恰相反,“怕老婆这件事,不但要高人隐士才做得来,并且要英雄豪杰 才做得来。”他举刘备为“怕学界的先知先觉”,历数隋文帝杨坚、唐太宗大臣房玄龄、 东晋名臣王导、东晋名将谢安、明朝大将戚继光等怕老婆的趣事,证明“官之越大者,怕 老婆之程度越深”。他甚至提出男同志设立“怕学研究会”女同志设立“狮吼练习所”的 主张,荒诞之外,颇有黑色幽默的意味。   《厚黑丛话》从1935年8月1日开始在成都《华西日报》逐日连载,每两个月合刊一 册。第一册于1936年11月由成都华西日报社出版,先后出版了三册。主要是联系历史和当 时的现实,阐发他的厚黑学说。其殷殷期盼中国富强,民族崛起的急迫心态贯穿始终。   丛话中《我对于圣人的怀疑》一文称得上李宗吾最精彩深刻的学术性文章了,该文原 题《圣人的黑幕》,本来打算与《厚黑学》一起发表,但因为《厚黑学》还未连载完,就 舆论大哗,说他破坏道德,煽惑人心,所以没能发表。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彻底否定中 国传统文化,全盘西化成为思想界的主流,传统文化及其代表人物被攻击得体无完肤,用 李宗吾的话说就是“中国的圣人,已是日暮途穷”。在这种背景下,他于1927年以《我对 于圣人的怀疑》为题重新阐述他的思想。他认为尧、舜、禹等之所以成为圣人,都是后人 依托、假借的结果。普通人有自己的见解而担心人微言轻不敢说是自己的想法,就假托是 古代的帝王说的,借他的权势和威望来增加自己思想的分量。追求历史的真相,那些所谓 的圣人也并不完美,但为了维护他们的神圣地位,即使他们做了不道德的事情,后人也会 为他们开脱洗刷罪名。帝王和圣人相互利用,压抑了中国人的思想

文档评论(0)

10931015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3113434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