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国主义和侵略文化的“艺术”写照.docVIP

军国主义和侵略文化的“艺术”写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军国主义和侵略文化的“艺术”写照   编者按: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14年的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日本侵略战争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然而,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多行不义必自毙。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本刊特刊发抗日专题文章,予以纪念。让我们一同铭记历史、毋忘国耻、珍惜和平。   在我所收集的侵华日军遗留物品中,烟盒是一个特别的种类。它并非日军统一配发的制式军品,按西方军品收藏分类,应该归入“个人物品”之列,然而,它却是最具有军国主义和侵略文化色彩的东西。   这种烟盒通常为8×10厘米大小,打开后可以装10支不带过滤嘴的香烟。材质以铜质镀银或镀铬居多,偶见铝质的(据说战时铝材主要用于制造飞机,比铜材更为稀缺,日军九八式军刀的刀鞘,有的为铝材制作,很轻便,是配发给将官用的)。烟盒为凹面,装在衣袋里与身体表面吻合,不硌人。   赋予烟盒收藏价值的,是其表面形形色色的图案和文字。一般为蚀刻法制作,可称为铜版画;偶见比较复杂的冲压法制作,就属于浅浮雕了。笔者以个人收藏和所见,把这些图案文字归为几个主题:      一、“皇军”符号种种。      这类烟盒,最典型的图案为:左右是交叉的日军军旗、国旗(日本军旗镶边有流苏),中心是一朵大樱花,下衬丝带束着的绿枝,上托军种符号。日本陆军符号为五星,海军为铁锚。近卫部队属于陆军,因拱卫皇宫地位显赫,有其特殊符号,为绿叶托举着的五星。如图1为陆军烟盒,樱花下可辨认出汉字为“骑兵五”,含义为骑兵第五联队,可见日军烟盒也有按部队番号专属的。此外,有些烟盒上图案仅为军种符号。   日军烟盒除了随身携带的款式,还有置放在案头的,形如肥皂盒。如图2的图案里,既有日本陆军钢盔、军刀及用于装饰的花束和枝叶,中间更有一只飞翔着的金?A鸟,这是日本传说中能昭示“武运”的一种猛禽。         二、宣扬“皇军”武威和武功。      这是最主要的类别,其图案和文字,让人一看就从心里感到被侵略的屈辱和愤怒。如图3的烟盒上,在日军飞机、坦克、大炮、步枪包围逼迫下的是一个中国的城池,旁边是一株硕大的高粱,为中国东北物产特征,文字说明为“满洲派遣”,这显见是反映“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对我东北的占领。在图4的烟盒上,一队日军荷枪举旗,正趾高气扬地从高大宏伟的北京正阳门箭楼(即前门)下通过,这是日军1937年挑起卢沟桥事变后侵占北京的真实写照。   笔者原来以为,这些烟盒上的图案,可能都是日本画家们根据新闻事实运用艺术虚构手法创作出来的,但是最近却惊异地发现,有的图案居然是写实的!如图5上部的日军烟盒,正面图案为:两架日军轰炸机正在对一条河畔的中国民居进行轰炸,画面远处浓烟滚滚,右下角的款识为隶书汉字“支那事变纪念”。笔者近日翻阅所收集的日本战时画报时发现,这个烟盒上的图案,是由1937年8月出版的《世界画报》“日支大事变号”第1辑上的两张历史照片拼合而成,被轰炸的地方,为海河边的天津电话局,时间为1937年7月29日(图6),而天空上的一大一小两架飞机,则是从另一张日军1937年7月28日轰炸南苑兵营的照片中“移植”过来的(图?)。就是说,这个烟盒上的图案,同时记录了七七事变期间我北京和天津两地被日军战机轰炸的事实。如此“高效率”的为侵略写照的“艺术”手法,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在图5下部的那个烟盒上,四个日军士兵正挥舞着太阳旗、军刀和步枪,脚下是已成废墟的中国民居,背景是占据了整个画面的一组高大建筑。显然,这是日军为攻占中国城池而例行的欢呼仪式,在当时日军战地照片中很常见(如图8即为又一例)。从右下角的款识也是隶书汉字“支那事变纪念”来判断,这个烟盒与前面那个应该是一套。那么,此图也应该是从战场照片翻版的写实图案。遗憾的是,限于资料,笔者一直未能找到“原版”老照片。不过从背景上特殊的高大建筑分析,似为中国抗日军队二十九军南苑兵营大门。   这―对烟盒背面刻写着相同的日本文字,按侵略者的立场记录了七七事变的经过,大致译文如下:“昭和十二年(1937年)七月七日,北支卢沟桥一声枪响,日支战争全面爆发。正义皇军长驱直入,日支提携北支明朗,实现日满支共同愿望。”      三、宣扬军国主义“教义”。      在这类烟盒上,有“忠勇”、“忠诚”、“忠君爱国”、“报国”等醒目的军国主义“训条”,图案一般为日本军人操枪弄炮的尚武形象,写实感很强。   明治天皇是“皇军”的“缔造”者,其对军队的“圣训五条”很著名,大致含义为:军人应以尽忠节为本分;军人须正礼仪;军人应崇尚勇武;军人应重信义;军人应以质朴为旨。这些“训条”被刻在了烟盒上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