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窑青瓷的辉煌与复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龙泉窑青瓷的辉煌与复兴   中国青瓷烧造历史源远流长,青瓷以其温润如玉,釉色精美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赞誉。瓯窑的青瓷被晋人誉为“缥瓷”,越窑被唐人赞为“如冰似玉”、“千峰翠色”,而龙泉青瓷则在南宋时就以其产品之精、釉色之美达到我国青瓷烧造技术的巅峰,名闻中外,在我国陶瓷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龙泉窑历经宋元辉煌,明清衰落,至民国几近断烧。新中国建立后,龙泉窑欣逢盛世,重获新生,经过50多年的发展,龙泉青瓷艺苑,人才济济,百花齐放。龙泉窑实现了伟大的复兴,迈向了新的辉煌时期。本期《龙泉窑青瓷的辉煌与复兴》一文将带您走近青瓷之花――龙泉青瓷。         中国青瓷烧造始于商代,成熟于东汉,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中国所有瓷器都是在青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青瓷有“瓷器之母”的美称。中国南方青瓷的烧造在经历晋代瓯窑、唐代越窑的高峰之后,浙江龙泉窑青瓷后来居上,在南宋以其真正美如冰玉的釉色达到中国青瓷制造技术的顶峰。   龙泉位于浙江西南部瓯江流域,境内群山环绕,林木繁茂,瓷土矿产资源丰富,水路运输便捷,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龙泉窑青瓷产区广泛分布于浙江的龙泉、丽水、永和、永嘉、青田、泰顺等县市,以及福建浦城、松溪等地,其中心产区在浙江龙泉。      千年窑火名青史      龙泉窑创始于五代,辉煌于宋元,衰落于明末清初,窑场众多,分布范围广,历时1000多年,是我国瓷窑中生产时间较长外销量最大的瓷窑之一。   五代到北宋早期,属龙泉窑开创阶段,规模较小,发展缓慢。此时的龙泉青瓷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较薄,器底修坯平滑。器物多用刻花装饰,辅以篦点或划纹,此外还有波浪纹、团花等纹饰。产品以盘、碗、壶等为主,产品风格多受越窑、瓯窑影响。北宋中晚期,龙泉青瓷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在技术上有了较大的提高。造型规整,质地细腻,釉层薄,釉色青中带黄,装饰仍然以刻花为主,题材有荷花、缠枝牡丹、水波纹、莲瓣纹等。器物品类增多,出现炉、渣斗、梅瓶、多管瓶、盘口壶以及塑像等,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北宋中晚期,龙泉窑逐渐成为我国南方青瓷的主要基地。      粉青、梅子青美轮美奂   北宋灭亡,宋皇室南迁,北方大批窑工涌入南方,北方制瓷技术融入龙泉青瓷制作,使龙泉青瓷产品技艺得到显著提高,龙泉窑得到空前发展,龙泉青瓷进入了历史的鼎盛期。南宋龙泉青瓷器底厚重,圈足宽矮,设计精妙,造型端庄秀丽,釉色温润如玉,纹饰以刻划花为主,题材多为莲花、荷叶、飞雁、游鱼等。南宋晚期龙泉青瓷产品可分为白胎厚釉青瓷和黑胎厚釉青瓷两大类。黑胎青瓷,胎薄釉厚,胎色灰黑,釉色丰润,青灰淡雅,有冰裂纹。白胎青瓷胎质细腻,胎色白中泛青,釉色可分为豆青、月白、青灰、蟹壳青等不同色调,釉层丰腴滋润,以粉青和梅子青为最佳。粉青釉亦称虾青釉,釉层肥厚,釉色青绿粉润,釉面光泽柔和,色如青玉。梅子青釉色葱翠,釉层略带透明,釉色光润,如梅子初青,青翠欲滴,可与翡翠相媲美。此时的龙泉瓷釉已达到了我国铁质单色釉的最高境界,粉青、梅子青被公认为青瓷釉色的巅峰。很多龙泉青瓷被宫廷所珍藏。南宋龙泉青瓷器型也非常丰富,式样繁多,除盒、盘、碗、盏、壶等器外,还有文房用具水盂、水注、笔筒以及各式香炉、棋子、鸟食罐等。   元代龙泉窑在烧大件器物的技术上有了突破。青瓷器形高大,胎体厚重,瓷质坚致,釉色白中闪灰,清澈透明。元代龙泉瓷器的装饰技法达到中国瓷器装饰的高峰,除了传统的刻花、贴花、印花等技法,还创造出了镂雕、褐色点彩等技法,纹饰多为飞凤、双鱼、云龙、牡丹等,还出现文字铭款。这一时期的器型主要有碗、盘、炉、执壶、高足杯、凤尾尊等。   元代,随着水陆交通和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龙泉青瓷的产地进一步扩大,窑址遍布瓯江两岸。龙泉窑到南宋和元代,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龙泉为中心,范围广大的瓷窑体系――龙泉窑系,据史料记载,宋元时期“瓯江两岸,瓷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上运瓷船舶来往如织”,可谓盛况空前,盛极一时。      中国青瓷最后的亮点   明代早期龙泉窑承担了大量的宫廷用瓷烧制任务,造型依然硕大厚重,这一时期的青瓷釉色较薄,透明,光泽度加强。明代早期制品仍十分精美,装饰仍以印花、堆贴、刻划花为主,作品呈现出工艺美。以前人们普遍认为明代是龙泉窑的衰落期,2006年至2007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文物考古所、北大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对龙泉大窑枫岩洞窑址进行了发掘。此次发掘面积1600平方米,出土物包括窑具和工具以及瓷片等,总计有50余吨,出土了一批制作工整、釉色滋润、器形硕大的瓷器,其精美程度为以前龙泉窑所少见,出土的大量瓷片中刻有“永乐九年”、“永乐辛卯”等纪年款,再现了明代龙泉青瓷高超的工艺水平,说明明代前期仍是龙泉窑发展的高峰期,明代龙泉青瓷是中国青瓷发展的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