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品飘泊记(中)
三、博文堂与文求堂――日本的收藏
说到博文堂的珂罗版帖册,今天在旧书市场上仍具有相当高的价值。主要用作书法范本的法帖一类,以精巧的珂罗版印刷后,附以缎装封面制成厚厚册页出版。上野本《唐拓十七帖》、大西本《澄清堂帖》、宋拓《甲秀堂帖》、罗振玉旧藏《集字圣教序》等大批帖册都出版了。王羲之《游目帖》、黄庭坚《王史二墓志稿》也以卷子装的形式出版。
博文堂主人原田悟朗,是战前搜集清朝及其周边流出书画的巨贾。这一事实在鹤田武良整理的(原田悟朗访谈――大正至昭和初期中国画收藏的奠立)中有详细记载。这次展出的苏东坡《李白仙诗卷》、米芾《草书四帖》,与战后离开日本的《寒食诗卷》,都在这篇回忆录中登场,并由此可知它们都因原田的指引而留存日本。
另外,文中也谈到原田的后盾,是政治家犬养木堂以及京都帝国大学教授内藤湖南。他通过犬养木堂的介绍,与当时中国政权中枢,还有陈宝琛、宝熙、傅增湘、郭葆昌等结缘,筑起购藏书画的地盘。在木堂的介绍下,原田和大仓组驻北京总经理中根齐到过紫禁城,还亲眼看见清宫的书画收藏。
原田也提及木堂与内藤湖南保持联系的事情。收来的书画全都先经过内藤湖南目鉴。先前说过《寒食诗卷》和《游目帖》上有湖南的跋,而在内藤湖南全集中收录的《湖南文存》中,书画碑帖的跋文数量过百,其中并非全属原田收藏,但可以断定它们都经过原田之手。根据《湖南文存》可知,米芾《真迹三帖》、《乐兄帖》也是原田所搜得。
通过“犬养木堂――内藤湖南――原田博文堂”这一路线,很多名作传到了日本。
再说到田中庆太郎的文求堂,是战前闻名的旧书店,位于东京本乡饰有洋溢中国风味的琉璃瓦大厦,曾大量地买卖中国古籍。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有颇多类似非难的报道在中国大陆的杂志上刊载。文求堂作为郭沫若流亡时其中一处庇护所,是《两周金文辞大系》等郭氏代表作的出版地。1997年12月,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了《郭沫若致文求堂书简》,当中微妙的内幕及来日文人的动静由此为人所知,非常有趣。这家文求堂与西部的博文堂的角色不相伯仲。
除此之外,还有名为林朗庵的收藏鉴定家。《书菀》第六卷第一号(1942年1月)的(日本现存唐宋名家墨迹举知)一文,便出自林氏之手。根据这篇文章,苏东坡《李白仙诗卷》、黄庭坚《王史二墓志稿》、《李白忆旧游诗》、张即之《李伯嘉墓志铭》、《宋司马温公告身》曾一度为林氏的秘藏,然后再介绍到《王史二墓志稿》、蔡襄《谢赐御书表》、《宋司马温公告身》带来了文求堂一事。这个记载恐怕是由于文求堂请林氏鉴识书画的缘故。跟西部博文堂和内藤湖南并立的,东部文求堂与林朗庵这一条流传路径,由此也为我们所知晓。
林朗庵是台北大收藏家兰千山馆林柏寿的外戚,鉴赏眼光之独到,世所罕见。钤有其收藏印的书画,我尚未见过存疑。他对文房四宝也具有渊博知识,日本的印材鉴赏活动也是以他主持的观石会为滥觞。现藏天理图书馆的《唐贤首大师致新罗义湘法师尺牍》,也曾经林氏所藏。
此次展出的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卷》、王庭筠《幽竹枯槎图卷》,是溥仪从紫禁城带出品,杨仁恺记述它们在天津时代始离开溥仪之手。据说,包括这两卷在内的数十件作品,在天津时代就卖掉了。
书道博物馆藏颜真卿《自书告身》,据《书道》第二卷第二号载中村不折回忆,是经过北京的三菱于1930年7月从恭王府购入的。不折清楚地说明,当时为了给溥仪的复辟运动,也即清朝复兴运动筹备资金,它被恭王府抵押给北京三菱。名品流出的背景,这是其中一例。中村丙午郎证言,该次抵押的金额是三万日元。(书道研究三?三)。
四、“满洲国”的“建国”与瓦解
溥仪从紫禁城携出的书画,首先被运到天津,交由在《末代皇帝》中也有登场名叫张园的人保管。“满洲国”1934年成立后,这些书画又被运到当时的“新京”、今天的长春,保管在王宫所在的小白楼里。在天津有多少件,运往“满洲国”的又有多少件,都没有确切记录,也从未整理成正式的目录。日本战败后,短祚的“满洲国”也随之瓦解。
溥仪的胞弟溥杰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日语程度不俗。独身的溥杰,自然而然地成为“日满亲善”美名下政治联姻的对象。被选为其配偶的是嵯峨侯爵实胜的长女嵯峨浩。嵯峨家是与正亲町三条家有关系的名门,与皇室也属姻亲,这大概就是他们被强制安排联姻的主原。
“满洲国”的崩溃与王室一家仓促逃难,在这位浩夫人执笔的《流离的王妃》中有详细叙述。这部著作也成为名品散佚的间接证言。
8月10日,苏联飞机的轰炸伴随着空袭警报鸣笛声到来,苏联宣告参战。8月11日,溥杰被传召入宫,通告了苏联参战与从“新京”紧急撤退的事情。他被告知当晚深夜在新京火车站集合乘坐专车离开,并且要有与家族共存亡的觉悟。王室一家把存放在满洲中央银行的贵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