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龙泉青瓷产品类型和特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龙泉青瓷产品类型和特征   龙泉窑历史悠久,窑址分布很广,五代和北宋是它的发展时期,南宋至元代是顶峰时期,到了明代中叶以后则逐渐走向衰落。因此,长期以来,关于明代龙泉窑的分期研究相对是薄弱的。近年来,经过文物工作者的长期调查,在龙泉境内已发现明代窑址150多处,特别是通过2006年大窑枫洞岩窑址的发掘,获得了相当丰富的瓷器资料,由于该窑址的产品以明代为主,使得对于明代产品的分期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出土物中还包括了大量具有“大明处州龙泉官窑”特征的器物残片。根据对大窑枫洞岩窑址出土瓷器的整理和相关资料对比,本文将对明代早、中和晚期的龙泉窑产品和特征加以详述,以助藏家鉴别。      一、明早期――洪武和永乐宣德时期的产品和特征      明代早期主要器型有碗(敞口、撇口、侈口、直口、束口、菱口、敛口)、盏、盘、格盘、盆、盅、碟、洗、杯、高足杯、砚台、砚滴、笔架、渣斗、罐(小口罐、双系罐、小盖罐、大盖罐、鸟食罐)、花尊、器座、盏托、烛台(管芯、菇芯、高圈足)、油灯、钵、碾钵、执壶、梅瓶、净瓶、龙耳衔环瓶、福寿瓶、玉壶春、鬲式炉、鼎式炉、方形炉、樽式炉、奁式炉、筒式炉、熏炉、洗式炉、粉盒、簋、绢缸、塑像等。      这个时期的青瓷造型厚重,胎壁较厚,胎质比较细腻,器物腹部较深,大型器物足壁较宽,足端较平,小型器物足壁较窄,足端有的裹釉圆润。釉层厚,釉色以青绿为主色调,有些青中泛黄、泛灰。碗有的外底心点釉,有的外底心内凹。隐圈足器的制作只用于凹折沿盘,外底刮釉涩圈较规整。樽式炉口沿圆弧,外底多平底。高足杯到了明代,柄部加长,柄上饰弦纹或凸棱,使之像竹节状。   器物多数有装饰,部分器物造型继承元代风格,贴花装饰到了明代已不多见,而其他技法亦略有差异。釉色装饰方面有所变化,装饰手法丰富多样,主要是模印、刻划花、印花,另外雕塑、镂空等器物也较多,有些在同一件器物上几种不同装饰手法同时使用。印花装饰是这一时期龙泉窑的主要装饰手段,主要装饰于碗、盘、碟、洗等器物的内底,题材有折枝牡丹纹、菊花纹、葵花纹、荷花纹、番莲花纹、鱼纹(单鱼、双鱼、三鱼、四鱼)、八卦纹、云纹、宝相纹、回纹、团凤纹、金刚杵纹、飞马波浪纹等。刻划花装饰多用于壶、炉、盖罐和大型碗盘,多数盘的内壁刻饰有较细的菊瓣纹,外壁莲瓣纹多刻划于器下腹,凸脊出筋状莲瓣已消失,另外出现一种类似于佛教中壶门式样的莲瓣纹形态,刻于大碗、大盘的下腹,内中还刻划如意、花卉纹饰。剔刻花是明代一种新的技法,目前仅见于大型的盖罐和炉,题材主要为牡丹、菊花及枝叶。   装烧方式呈多样化,根据器类不同装烧方式也不同,如一般碗、盘、洗等圈足器外底刮釉垫烧,大型盖罐、瓶、壶、高足杯等仍是足端垫烧,炉则使用外底垫饼托烧。圈足器外底刮釉一圈垫烧已成为主流,器物刮釉部分较宽,刮釉部位相对距足壁较远。较大的器物仍使用瓷质的钵状托具,但其钵口部位多数较尖,较小的器物有的使用粗瓷质的钵状托具,另外还使用辅助用的泥质垫饼和垫圈等。   本期产品主要特征为厚胎厚釉,制作工整。   能为本期提供纪年佐证的资料有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宋晟墓出土的明洪武龙泉窑青釉瓷碗,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宋晟夫人叶氏墓出土的明洪武龙泉窑青釉瓷盘,江苏南京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薛显墓出土的明洪武龙泉窑青釉瓷碗,南京中央门外黑墨营南汽工地M1出土的明洪武龙泉窑青釉暗花瓷碗和明洪武龙泉窑青釉暗花瓷盘。   据文献记载,入明以后的洪武、永乐之际,龙泉窑开始承接朝廷订货,依照内府颁定的“样制”,为明代宫廷生产宫用器皿。明代初期龙泉窑的官用瓷器,青釉泛绿,釉色匀净,装饰技法娴熟,题材丰富多样,器形硕大端庄,制作精细程度令人叹为观止,与同期器物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明初洪武和明早期永宣时期的官器也有明显的差异:   明洪武期的官器有刻花大墩碗、刻花菱口折沿盘、刻花平折沿盘、刻花敞口盘、五爪龙纹盘、高圈足碗、玉壶春等器。厚胎厚釉,胎质细腻,釉色以青绿为主色调,外底涩圈规整。刻花工整,刻工深峻,线条生猛刚劲,给人以深沉雄厚的感觉。纹饰繁密,花纹遍布器身,构图写实,布局有序。同类器的花纹题材完全一致,仅盘内底刻划题材略有不同,特别是大墩碗,器型装饰完全一致,其内外沿下刻划卷云纹,内腹壁刻缠枝菊花和番莲花纹,内底两道凹弦纹内刻牡丹纹,外壁中腹刻划荷叶莲花水草纹,下腹刻划变形莲瓣。莲瓣内刻划变形荷叶纹,圈足外壁刻划回纹,可见其纹样确为定制。而盘的口沿刻饰卷草纹或回纹等,内外壁刻划分组的花卉纹饰,内底刻划松竹梅“岁寒三友”纹、牡丹纹、山石松树纹等。其中大墩碗、大型折沿盘与伊朗阿德卑尔回教寺院和土耳其托普卡普?沙赖博物馆藏品基本一致,也与景德镇珠山御窑厂东院出土的大盘和大碗形制和装饰相近,而刘新园先生认为这组瓷器的烧造年代在洪武二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