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龙纹瓷器鉴识
龙作为吉祥瑞气之象征,一向为国人听尊崇,其原本为古代氏族社会的图腾标志,集飞禽走兽、海潜于一身。因此,几千年来,龙演化为常用的装饰题材,普遍出现于玉器、铜器、瓷器等器物上。瓷器上以龙为装饰,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宋代以后龙纹装饰出现渐多,至青花瓷器烧造成功,瓷器上的龙纹大增。龙纹很少单独使用,传说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故龙纹常与云纹、火纹、水纹衬托配合,体现其登天潜渊之特性。明清两代是龙纹的全盛时期,纹饰主要采用釉下、釉上彩绘方法,亦有用印花、刻划等工艺技法制作。除了云龙纹、龙凤纹、海水龙纹外,双龙赶珠、双龙戏珠纹在明清两代更加盛行。在常熟博物馆的藏品中,就有许多以龙作为主题纹饰的瓷器,尤其是明清两代瓷品,本文谨介绍几件龙纹官窑器,并谈谈对它们的认识。
明万历五彩双龙戏珠纹扇盒
此盒长33.8厘米、宽10.3厘米、盒身通高9厘米,上盖惜已缺失。扇盒外观沉稳大方,釉面乳白莹润,盒口沿部施红彩,主题纹饰彩绘双龙戏珠图案,双龙间饰以五彩云纹。盒两侧分别彩绘正面龙各一条。正面龙的出现,乃为嘉靖、万历朝的典型特征。底部施满釉。釉色清白光亮。以青花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一行横式楷书款。
明代自宣德年间烧制出五彩瓷器,历成化、弘治、正德至嘉靖、万历时五彩的制作达到了鼎盛时期,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堪称空前绝后。而且此时的器型最为多样,几乎所有的日常实用器和陈设品都可以在瓷器中见到,此件五彩双龙戏珠纹扇盒正是当时这种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万历时期的瓷器大多质地粗松,胎体厚重,器身多变形不规,但这主要针对民窑而言,此件扇盒修胎规整,厚薄适度,纹饰布局满密,五彩色彩对比强烈,由此考证此盒当为明万历朝官窑瓷器无疑,且底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一行款,在万历官窑款识中比较少见,因此,此扇盒为我们研究万历官窑款识提供了实物依据。
清顺治酱色釉暗刻云龙纹盘
盘口径21.3厘米、足径12.2厘米、高3.4厘米。撇口、圈足,盘内施白釉,釉色白中闪青,釉下暗刻海水云龙纹,龙形雄壮威猛,长须飘拂,圆眼怒睁,龙尾上翻,龙头在下,作奋起直追前方火珠状,四周则环饰海水及如意云纹,所刻图案线条简洁,刀法娴熟,龙身与云纹交织在一起,龙身似隐似现,整个画面显得生动活泼。盘外壁施酱色釉,口沿刷一圈酱黄釉,底部以青花书“大清顺治年制”六字两行竖式楷书款。
清初,顺治执政时,全国形势极为严峻,战火还在全国燃烧,财政极度困难,百废待兴,政局尚未完全安定下来,要想完全恢复御窑厂的大规模生产似乎不太可能,所以制瓷中心的景德镇,瓷业一度处于衰落萧条状态。据蓝浦《景德镇陶录》记载,顺治烧造御器始于顺治十一年(1654)。因而传世顺治官窑瓷器很少,精细程度不高,主要烧造了青花、五彩、白釉、黄釉、酱釉和茄皮紫釉等几个品种。其中青花瓷器占主流,单色釉瓷可谓凤毛麟角。上文所说的顺治酱色釉暗刻云龙纹盘,成型工艺较为精细,造型端庄古朴,酱色釉面晶莹透亮,纹饰线条优美流畅,底足足根斜削呈锐角,并留有少许粘砂,仍具晚明特征,款识书写也具有明代遗风,柔中带刚,书写排列不够规整,但书体近瘦金体而显得苍劲有力,特别是“大”和“年”字与传世极少的崇祯带款器笔法如出一辙,而与康熙官窑器款大相径庭。顺治朝虽然短暂,但制瓷工艺积累的基础并不因为朝代的更替而消失,而恰为以后的康熙瓷器的高度成就打下了基础。清雍正斗彩云龙纹杯
该杯口径9.3厘米、足径405厘米、高6.8厘米。直口圆唇、深腹圈足,杯外壁进口沿处饰双蓝圈一周,底部以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书宽,字体秀丽工整。杯腹部绘两条蛟龙星驰在云海之间,龙前方均有一宝珠,作奋起追赶样。龙、云纹样均用青花勾勒轮廓线,再填以红、黄、绿等彩,色彩柔和而不艳,形成青花和彩色相配的完美纹饰。
关于斗彩有多种解释,称“豆彩”是指其绿色之青翠如豆而言,称“斗彩”是因其色彩缤纷争奇斗艳,称“逗彩”取其拼逗彩色之意。广义的斗彩是指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彩瓷工艺,以娇艳绚丽名重一时。
在中国的陶瓷史上,斗彩瓷器的发展有二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明中期的时成化朝,其时作品小巧秀丽动人。虽然以后历朝亦有斗彩器的制作,但总体成就不高。只有到清代雍正时,才有较大幅度的突破。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雍正皇帝的偏爱,据造办处3323号档案载:“雍正七年四月十三日,交来成窑五彩瓷冠一件(无盖)……奉旨将此罐交年希尧添一盖,照此样烧造几件,原样花纹不甚好,可说与年希尧往精细里改画。”
把釉上彩与釉下彩不填斗的五彩技法同釉下青花与釉上色彩填斗在一起的斗彩技法区分是在稍晚成书的《南窑笔记》中,而在当时的宫中均将斗彩沿用“五彩”旧称,所以从上述档案中,不仅透露出雍正对成化斗彩的兴趣,而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中国古代色彩文化哲学观.doc
- 论中国民乐的国际化.doc
- 论中国盆景的自然观.doc
- 论中国山水画的思想性.doc
- 论中学地理活动课中忧患意识.doc
- 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与环保意识培养.doc
- 论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doc
- 论周国桢的艺术.doc
- 论注重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doc
- 罗敦斯德大画幅相机镜头.doc
- FAIR 数据共享指导原则详解 _ 【官网】探码科技.pdf
- 非结构化数据管理与 AI Ready 数据准备白皮书预览版 _ Baklib.pdf
- 广东省惠阳市马安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广州四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三模数学试题含解析.doc
-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汇英校2024年中考联考数学试题含解析.doc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市级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数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广东省高州市九校联考2024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数学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东莞市五校2024届中考数学仿真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惠州光正实验2023-2024学年中考数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广东省东莞市中学堂星晨校2024届中考联考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