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莫桑比克岛惊现中国古代瓷器
2006年8月底,我沿着莫桑比克国道一号线北上采访,到达莫以前的殖民首都、同时也是该国的诞生地――莫桑比克岛。我住进卡萨布兰卡旅馆(CAZABRANCA),立即注意到门外LuisCamoes纪念碑的周围,铺着许多白色透明的石块,这不是水晶石吗?我蹲下身仔细观察,这些铺在地面、具有装饰效果的石块,有的为白色,但不透明,大概是人们常说的石英石;有的全部透明,是货真价实的水晶石;多数石头为透明和白色不透明的混合体,看上去十分醒目。在随后的两天,我又发现海边大道、圣?保罗广场、居民院内等不少地方,都铺着这样的石头,甚至在市民建房的垃圾坑里,也遗弃有大量的水晶和石英石,这真是一座宝岛,连水晶都被扔进垃圾堆!
圣?保罗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瓷器
2006年8月23日,我参观了岛上的圣?保罗博物馆。圣?保罗博物馆始建于1619年,原名叫圣?保罗宫(Palacio desao Paulo),最初是岛上葡萄牙殖民总督的行宫,以后才改为博物馆。1830年,博物馆前面的房屋悉被拆除,确保能够面向海洋,改建成圣?保罗广场。广场中间塑有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的雕像,地面用水晶石和石英石铺垫,广场一边还建有精美的音乐台,与中国的凉亭非常相似。馆内收藏有几个世纪以来葡萄牙人从世界各地搜刮而来的奇珍异宝,是目前莫桑比克境内唯一一家宝贝荟萃的博物馆,许多藏品价值连城,富可敌国,令人流连忘返。真正让人长见识的好东西都在二层,分成几个不同的展厅,其中有瓷器厅(The Porcelain Room),居然展出有50多件中国的瓷器,保存相当完好。它们产自中国中原、景德镇、广东等不同地区,有笔筒、碗、盘、瓶、盏、尊等不同瓷件,另有两件漆器和一件陶器。这些瓷器的收藏渠道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由历届总督从葡萄牙人的海洋贸易中购买、搜刮得来,另一种是从海湾内装有瓷器的沉船里打捞上来的。我没想到在这个遥远偏僻的小岛上,居然发现了中国古代的瓷器,其中尤以青花瓷居多,烧制精美,保存完好,色彩绚丽,令人叫绝。另还有饰品厅(TheAdornment Room),展出有莫桑比克以及东部非洲妇女广泛佩戴的各种装饰、首饰用品,其中,以银制品的数量最多。艺术品厅(The Temporary ExhibitionRoom)里面珍藏有大量的果阿人(Goanese)制作精美、熠熠生辉的各种雕花家具,以及中国人的龙桌龙椅、葡萄牙人的油画、印度的缀锦和阿拉伯的褶帘等。进入此厅,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让人见识到什么叫做艺术品。厨房厅(Kitchen)展出有圣?保罗宫作为殖民时期的总督府所使用过的银制餐具以及厨房必备的铜、锡等烹饪用具。
为什么圣?保罗博物馆会珍藏有中国古代瓷器?和工作人员聊天时,他向我透露,以前馆里就有不少,多是殖民时期历届总督通过各种手段收藏的,最近在岛屿海湾内打捞到装载有中国瓷器的古代沉船,出水了更多的精品,但因展厅位置有限,只能展出极少部分。古代沉船是中国的,还是阿拉伯的或是葡萄牙的?我插话问到,他摇摇头,耸耸肩,表示不知情。
一座岛屿两座城市
我在莫桑比克岛采访时,很快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莫桑比克岛呈带状,长只有2.5公里,宽在300―600米之间,就这么小的一座岛屿,竟然形成了两座城市:北部的石头城(StoneTown)和南部的稻草城(MakutiDistrict),莫桑比克岛因其地理和历史环境的结合,产生了自己独特的城市风貌。石头城集中了大量的建于16―19世纪殖民时期的石头建筑,为葡萄牙殖民地政府(1507―1898年)所在地,是政府机构、商业贸易、历史遗迹和部分居民区所在地,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影响以及各种风格的融合,既有岛屿本土的传统建筑,也有受葡萄牙风格的影响、印度和阿拉伯风格也融汇其中的建筑。从曼努埃尔式的建筑和教堂,可以直接感受到葡萄牙人的风格;从平房顶部的雨水收集、花园中的附属建筑、清真寺,反映了阿拉伯人的生活习俗;从精雕细刻的木制品、门廊的雕刻和建筑的附属装饰,体现了印度人的细腻,前面介绍的博物馆以及城堡、宗教建筑等大多位于这里。
稻草城是岛上的黑人自发建立于上一个世纪,地势较低,建在因修建石头城时挖取泥土所形成的空地上,是随商业活动而建立的贫民住宅区,约占岛屿面积的30%。与石头和石灰相比较,岛上的土著黑人更喜欢亲近土地和茅草,遂在这里形成了黑非洲常见的茅草屋集居地。
另一种叫法是将莫桑比克岛分为城市和乡村,北部是石头城,为城市居民办公和生活的市区;南部Makuti是草屋拥挤不堪的农村,为贫穷黑人居住地。两地之间风格迥异,大相径庭。
莫桑比克岛的东面5公里处,有一座更小的果阿岛(GoaIsland),岛上有漂亮的海滩和1870年建造的迷人的灯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