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孟子思想概括PPT
* 《孟子》第一章 论“性善” 一、人性本善1、章旨:孟子勉人扩充四端,即足以保四海而王天下。2、章旨:孟子辟公都子之惑,认为善性是人所固有,仁、义、礼、智,自根于心,求则得之,舍则失之。3、章旨:孟子言爱亲敬长,乃人之良知良能,勉人加以扩充,而达于天下。4、章旨:孟子借性与命之辨,勉人不可以耳、目、口、鼻等嗜欲为满足,当努力追求仁、义、礼、智的圆满实践。 二、存养善性 1、章旨:孟子哀痛暴弃仁义者自甘堕落。 2、章旨:孟子设喻,言人皆有仁义之心;其所以为 不善,由于不知操持, 不知存养,以致放失梏亡 其良心。 3、章旨:孟子言为学之本,在求其放失的本心。 4、章旨:孟子教人养身,不可以小失大,因贱害贵。 5、章旨:孟子认为心是人之大体,能先立其大者,则耳、目小体之欲,不能夺其大,此所以为大人。 三、存理克欲 1、章旨:孟子强调存养本心之道,莫善于寡欲。 2、章旨:孟子主张生与死应以义为取舍标准,勿因一己私欲而失其本心。 3、章旨:孟子引述齐人乞食墦间、骄其妻妾的故事,以比喻不择手段,追求富贵利达而骄人之可耻。 4、章旨:孟子劝梁惠王倡行仁义,勿使上下征利而危及国家。 5、章旨:孟子指出君王治国要怀仁义而去私利,才能王天下。 6、章旨:孟子指出舜和跖的差别,只在于追求善与利的不同而已。 第二章、论行为 二、涵养操持 1.章旨:孟子指出行有不得,要反求诸己,才能自求多福。 2.章旨:孟子说明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无一朝之患,有终身之忧。 3.章旨:孟子主张强恕以求仁,诚身以致乐。 4.章旨:孟子言君子有三乐:亲人无故、俯仰无愧、教育英才,乐过于王天下。 5.章旨:孟子指出知耻才能免去耻辱。 6.章旨:孟子指出人不可失去羞耻心。 7.章旨:孟子担心异端邪说败事害政,所以挺身而辩,明拒杨、墨,以崇圣道,以正人心。 8.章旨:孟子说明自己忧世心切,且有平治天下的能力与抱负。 9.章旨:孟子说明唯有能做到行于礼、居于仁、由于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可以称作大丈夫。 10.章旨:孟子说明君子辞受取予,皆以合于义为依归。 11.章旨:孟子说明圣贤遭遇,或有所异,但用行舍藏之心,无有不同,皆合于义而已。 12.章旨:孟子教导世人权衡两可的方法,以免过犹不及之失。 第三章 孟子论教育 一、自动自发 1.章旨:孟子说明君子教人的五种方式。 2.章旨:孟子指出“不屑之教诲”,使其自省自反,也是一种教导人的方法。 3.章旨:孟子主张为学要专心致志,才可有成。 4.章旨:孟子训勉高子学贵有恒,不可间断。 5.章旨:孟子赞美虞舜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二、确立标准 1.章旨:孟子以射箭、工艺为喻,说明为学必须先确切把握基本方法。 2.章旨:孟子说明圣道大而有本,学者应立志循序渐进,通达圣道。 3.章旨:孟子阐发为学之道在于自得,以达左右逢源的境界。 4.章旨:孟子勉人为学,不达标准,绝不半途而废,否则尤为未学。 5.章旨:孟子答徐子之问,认为有本不竭,无本则涸。勉人为学要根基扎实,不可声闻过情,徒有其表。 三、环境移人 1.章旨:孟子以学习语言做譬喻,说明环境对人影响之深远。 2.章旨:孟子认为父兄贤才有涵育熏陶子女的义务。 3.章旨:孟子借圣贤兴起、国家存亡的事例,说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忧患的环境,可以使人困心衡虑,动心忍性;安乐的环境,则会使人苟且偷安,生活糜烂。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