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ppt

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

(2010·上海单科9)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C 宋代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所以选A。 (四)法 家 和 韩 非 子 韩非子:战国后期思想家,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将法、术、势相结合,而法律是处理政事的基本,权术是君主控制群臣的工具,势力是君主的权威,从而建立起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反对儒家“以古非今”的历史观,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主张变法革新。 韩非子的主要思想 1)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3)主张遵循客观规律行事 4)提出用“参验”的方法检验人的言行和知识的真 5)认为历史是进步的,不会倒退。 课堂探究1 结合韩非思想分析为什么说法家思想是战国时期最“有用”的思想? 主张加强君主集权 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适应地主阶级建立新政权的需要 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 适应了地主阶级兼并战争的需要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春秋 提倡“仁”和“礼” ;“因材施教” ,学思结合 孟子 战国 “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说 荀子 “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 墨家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道家 老子 春秋 事物包含对立的两方面;“无为而治” 庄子 战国 乐天安命;顺从自然 法家 韩非 战国 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变法革新 百 家 争 鸣 的 影 响 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艺,自然科学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仁)和道德准则(礼)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无为); 法家思想:变革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思想武器 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古为今用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1、“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2、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准确含义是 A、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使一般人的子弟也有受教育机会 B、打破男尊女卑的传统,不论男妇皆有受教育机会 C、力图通过发展教育的途径,为统治者选拔治国的贤良之士 D、以仁的学说来劝导民众,麻痹广大人民群众斗志 甲说:“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 乙说:“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丙说:“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权思想比西方早两千多年。” 问题: 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三种说法的理解。 甲侧重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或孔子的有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乙突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儒家文化曾是中国主流文化. 丙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孔子主张“仁”,孟子提出过“民本”,但与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权”观念有本质区别。 战国最为显赫一时的墨家,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是 A,墨子的主张得到人民拥护 B,墨子主张选贤与能,深得天下支持 C,封建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的壮大 D,要求建立小国寡妇的社会 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l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 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 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A. “非攻”、“尚贤” B.“制天命而用之”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以法为本” 1.(2010·山东文综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解析:B 这是墨子的话。大体意思是“看待别人国家就象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家族就象自己的家族,看待别人之身就象自己之身。”属于墨子的“兼爱”思想。这道题注意不要联系到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而错选A项。注意儒家所宣扬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