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历史现状及若干新动向.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肺复苏历史现状及若干新动向

心肺复苏历史现状及若干新动向 心肺复苏的概念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指对心脏骤停所采取的旨在恢复生命活动和智能的一系列及时、规范有效的抢救措施。 心肺复苏发展历史及现状 早在1700多年前,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已经提到“救自缢死…,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安被卧之”是指平卧位,“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是指连续胸外按压,这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心肺复苏的详细描述。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方》中写到:“塞两鼻孔,以芦管内其口中至咽,令人嘘之。”这更直接描述了人工呼吸。唐代孙思邈所撰《千金要方》对复苏术在方法与细节上有所改进… 在回顾先辈的业绩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国内在现代心肺复苏中的落伍。 1956年ZOLL应用电除颤成功抢救了一例心室颤动的患者; 1958年美国Peter Safar证实了口对口人工呼吸优于“压胸抬臂通气法”; 1960年Kouvenhoven发表了关于胸外按压的文章,被称为心肺复苏的里程碑。 1961年Safar更进一步将CPR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 ; 进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ALS); 高级生命支持(prolonged life support,PLS)。 现代心肺复苏的三大要素: 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 体外电击除颤 美国心脏协会(AHA)1974年开始制定美国的心肺复苏指南,并于1980、1986、1992年多次修订再版。 2000年2月起,AHA主持召开了3次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并于2000年8月及2005年11月在美国《循环》杂志分别颁布了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经过5年使用之后,2010年国际复苏理事会再次在美国召开指南修订会议,修订后的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新指南将于2010年11月再次在《循环》杂志发表。 现代心肺复苏经过近50年的发展,CPR的操作步骤已经形成了国际通用的九步法: A:airway开放气道   B: Breathing 人工呼吸 C:Circulation人工循环 D:Drug药物治疗或Defibrillation(电除颤) E:ECG心电监护 F:Fibrillation除颤 G:Gauge估价分析 H:Hypothermia低温保护脑 I: 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 心肺复苏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技术,复苏质量是提高复苏实际效率的关键。国外资料显示,院外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36/10万人至128/10万人,34%-86%的患者接受CPR,其中恢复自主循环并送达医院者占17%-49%,复苏后住院患者中能够存活出院且神经功能恢复良好者占11%-48%。 西雅图King县,1997~2001年在医院外12591例心跳骤停的4681人当时无人在现场,存活率为零;另外6590人心脏骤停时有他人在场,其中4190例为VF和(或)VT,经抢救2218例心肺复苏后送到医院,最后1343例(60%)存活出院,其余的2400例为心电静止或心脏电机械分离,562例(23%)经现场抢救后送到医院,最后161例存活出院(28.6%)。 我国CPR成功率很低,尤其是生存率更低。我国院外CPR的成功率2%。上海市120所属11个分站在1998年急救的4564例患者中进行CPR者4375例,初期复苏成功46例(1%),未成功4329例,仅有1例康复出院。1999年抢救猝死和心搏骤停4374例,现场复苏成功59例,康复出院者也仅为1例。即使是院内发生的心搏骤停,其成功率也只有12~24%。 西雅图King县是美国SCD预防的模板和示范社区。其复苏成功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全社区的参与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对公众进行CPR知识普及教育培训;在公共场所配置非医务专业人员使用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我国CPR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国家的水平,医护人员缺乏相应的继续教育和重复技能培训及定期考核,使许多医务人员淡忘了CPR技术;因为操作的不规范,许多医生在抢救心搏骤停时还在使用三联针心内注射;在大型三甲医院还有很多医生不知道CPR时心脏按压多少次,吹几口气。 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主委李春盛建议: 对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化的CPR培训。卫生行政部门将CPR作为医护人员上岗培训的基本操作规范,实施准入制度,CPR不过关者不得执业行医。 举办各级人员心肺复苏培训班,培训社区医护人员,培训警察、学生、公务员等,在全社会形成“我会救人,人也会救我”的氛围。 301医院的沈洪也指出,BLS应成为执业医师的基本资质, 他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