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自卑是因为自我认识发生偏差,过低估计自己,轻视或看不起自己的一种消极心态,在心理学中属于性格方面的弱点。
有自卑心理的人常常消极地看待问题,凡事总往坏处想,对自己缺乏自信,怀疑自己的能力,自怨自艾、悲观失望、担心害怕、缺乏安全感。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意志消沉,不愿接受挑战,心态举止消极灰暗,总把自己置于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长期具有自卑感,会使心理、生理发生变化,不仅影响自身才能和潜力的发挥,妨碍正常的人际交往,而且会使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受到损害,大大影响身体健康。
形成自卑心理有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说,如出身寒微,在家庭或学校、社会中受到不公正对待,经常遭到轻视、谩骂,生活中发生意外伤害等都会引起自卑。特别是童年生活的不幸,更会对人产生长久的影响。中国人的自卑心理还与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传统文化中过于提倡中庸、自省自责有关系。从主观方面来讲,与个体的认知和个性有关,如过于追求完美,把一次失败与终身失败相混淆,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相比等都会引起自卑。
唐朝的和尚诗人王梵志写有一首《我昔未生时》,形象地描摹出有自卑心理的人自怨自艾的心态,甚至埋怨上天为什么要他出生:
我昔未生时,冥冥无所知。
天公强生我,生我复何为?
无衣使我寒,无食使我饥。
还你天公我,还我未生时。
传说中的这位和尚诗人是由树中出生,长到七岁时突然开口问父亲:“谁人育我?复何姓名?”父亲王德祖告诉他为树木所生,随起名王梵天,后改为王梵志。但恰恰就是这位不愿出生的人后来成为唐朝的高僧和著名的白话诗人。
客观来讲,自卑情绪人人都会有,只是程度有所不同。在剧烈变化、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会不断地受到自卑的挑战。心理学家认为,自卑其实并不完全是坏东西,它是人在追求更加优越的地位和完美人生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心理反应。关键在于如何对待这种心理反应。有人会被这种情绪压倒,自惭形秽,陷于其中不能自拔;有人会因此产生强烈的反抗心理,急于改变自卑地位而不惜铤而走险,危害社会;有的人则会正视问题,注重克服和超越这种心理,恰当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在竞争与合作中取得成功。显然,最后一种是应该提倡的。
要想战胜自卑,首先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常常是指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但对有自卑感的人来说却常常是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并非是处处不如人,一无是处。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对自己充满信心。切记不可以拿自己的缺点去和别人的长处相比较,长人家志气灭自己的威风。
唐朝还有一位高僧寒山,姓名、籍贯、生卒年月皆不详。早年游历四方,30岁以后隐于浙江天台翠屏山。因其地幽僻寒冷,夏天亦有雪,故又名寒岩,又自号寒山子。其诗常常讥讽世态人情,表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有一首《时人见寒山》的诗:
时人见寒山,各谓是风颠。
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缠。
我语他不会,他语我不言。
为报往来者,可来向寒山。
这首诗充分表达了寒山对自己的自信与狂傲。他虽然貌不惊人,布衣缠身,但一点也不自卑。因为他充分认识到自己懂得佛理的优势是可以傲视世人的。寒山的诗歌在唐诗中的地位并不太高,但如今在世界上却颇有些名气,他的狂禅风骨在日本和欧美有相当多的崇拜者。有人专门翻译他的诗歌,有的甚至效仿寒山过上隐居山林的生活。
要克服自卑心理,还要有勇气坦然面对困难和挫折,消除恐惧和忧虑。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总强调客观,怨天尤人,更不能自暴自弃。要冷静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自身的条件,找出解决的办法。要经得起打击,克服脆弱敏感的毛病。
为防止自卑心理的产生和滋长,要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多与人交往,在交往中享受欢乐,学会自我排解,最好多和性格开朗、乐观善良、尊重和关心别人的人多接触,感受丰富生活的体验,增强生活的勇气,恢复自强自信的信心。
(作者单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8)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