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来文:艺术就像喝下午茶
壹
文化有正统与民间之分,有雅俗之分。正统文化常常为少数人所掌控,常常因时事、人为而发生流变。民间文化、俗文化来自大众、来自社会,和大众的生活糅杂为一体,和民众的衣食住行混融一气,由此,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哪里有生活,哪里有大众,哪里也就有属于大众的俗文化、民间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茶是属于民间的、大众的,是人间的。正因为茶是人间的,因而茶能舒缓精神,抚慰情感。在月如柔丝的夜晚,茶能平抑白天的浮躁,让心情平和,静品朴素的人生。
作为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著名花鸟画家的王来文,做着正统的事情,却对茶充满了迷恋。在王文来的家里和办公室,都置放着一台冰箱,专门用来贮存上好的茶叶,在我认识的许多爱喝茶的朋友当中,喝茶喝到这个份上的好像不多。
艺术是高雅的,茶是人间的,当高雅的艺术与人间的茶结合,让我感受到王来文水墨作品的泥土的气息。
王来文送我一本他刚刚出版的《藤情荷韵――王来文水墨作品集》,这本装帧印刷十分精美的画册汇集了王来文近年来创作的一批以紫藤和荷花为主要题材的水墨作品,细细品读,恰似啜饮一杯淡香悠然的闽南铁观音。
在《藤情荷韵》中,尽管题材具有某种限制性,但我在阅读和欣赏王来文的这批新作时仍然感到意外,因为这些作品无论是笔墨语言还是图式结构都已显现出他自己较为明显的特征,既能链接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脉,又能进入当代文化的语境,体现了继承传统而又能出新的艺术能力。
20世纪以来,传统与创新问题是中国画创作的核心课题,如何继承传统,如何创新几乎困扰着每一位艺术家,黄宾虹、李可染、潘天寿等人之所以成为20世纪最杰出的艺术家,其根本就在于他们很好地解决了这一课题。当代一些卓有影响的艺术家也正得益于他们在这一方面坚持不懈的努力。
王来文也不例外。
历史上画紫藤与荷花的画家多如牛毛,但王来文笔下的紫藤与荷花却画出了自己的品格,他在紫藤和荷花中找到了令他兴奋的美感。王来文对我说,宋元以后的大画家基本上都是集文学家、诗人、思想家、书法家于一身的文人,他们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人格品位,在绘画上追求表现中国文化的深厚渊源,他们关注更多的是画家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内心的自由表述,因此在绘画作品中常常不拘成法又时出新意,使中国画在不断创新中得以发展。直到后来石涛明确提出不为法障的“无法之法,乃为至法”的理论,明确宣布了中国画的创作和品评不是以一技一形、一笔一墨为标准,而是以画家自身的整体修美、人格、画作和生命状态等“浑然天成”为要求来评定绘画的。
看来,王来文苦心经营的正是力图通过自己的笔墨往返于过去与未来,呈现出他对东方艺术的再认识。
贰
王来文是漳浦人。
漳浦属漳州,漳州美术源远流长,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和传统,涌现出一批蜚声海内外的美术家。以诏安画派为代表的漳州绘画,以木偶雕刻、木版年画、漳浦剪纸等为代表的漳州雕塑艺术和工艺美术,以闽南海滨居处和寺庙为代表的漳州建筑艺术,都在福建美术发展史乃至中国美术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王来文并不是出身在一个美术世家,但他对美术的兴趣,却由来已久。
还在读小学的时候他就酷爱龙、凤、关羽等民间题材,他的家庭在漳浦旧镇是一个大家族,很小的时候他就为他生活的闽南小镇的宗祠、庙宇等画各类民间题材的风俗画,还无师自通地自己调制颜料,用米汤调颜料粉,这样调制出来的颜料敷在墙上不容易脱落。初中的时候,他还学浮雕,漳浦旧镇的许多神庙都留下他最初的木雕作品,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和花鸟造型,是他的目光和心灵最初被艺术所牵引和征服的有力佐证。
由于父亲是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能工巧匠的缘故,王来文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木雕,直到今天,他的木工手艺与那些专业的木匠相比也不会差得太离谱。
我一直在想,如果从一个大视角来审视王来文的艺术生长过程并作为一个个案研究,不无当代意义。
严格地说,王来文直到中学才开始真正接触素描等美术基本方法,当时他考入漳浦三中。当时漳浦三中有几位美术老师颇有绘画天赋,相继考上大学,这让王来文心胸豁然开朗,从农村来的王来文瞪大眼睛发现,原来学美术也可以考大学,他从他的老师身上看到了希望。
1987年,王来文终于考上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圆了自己的艺术梦。
长安山让他如鱼得水,他尽情在艺术的海洋里游弋。
大学四年,他年年荣获国家一等奖学金。1991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荣获“优秀大学毕业生”的称号。
王来文的毕业作品《风展红旗如画》是一幅以山水为主体的作品,其中点缀一些人物,这幅作品来自毛泽东诗词的词意,画面气魄宏大,曾参加过全省美展。大学时代的王来文,人物画画得非常精到,但毕业后他一张人物画也没有画过。他觉得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