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肿瘤的放疗教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教学课件,包含常见疾病的诊断教学,适用于大学医院教学用。

并发症: 放疗中乏力、纳差、骨髓抑制、放射性皮炎、粘膜炎等 放疗后照射部位粘膜干燥,皮肤及软组织纤维化,唾液分泌减少等,应注意预防感染及损伤 极少数出现放射性脑脊髓损伤,或垂体功能低下。 放射治疗的基本程序 制作铅挡块 照射野验证 实施放射治疗 体位面罩固定 模拟机等中心定位 勾画靶区 二) 临床分期、分型 恶性肿瘤的治疗及预后与病变的程度、范围有关,故临床分期十分重要,这里我们介绍我国1992年福州会议分期,称九二分期。 T1 :局限于鼻咽腔内 T2 :局部侵犯鼻腔、口咽、茎突前间隙、软腭、 颈椎前组织、颈动脉鞘区部分侵犯 T3 :颈动脉鞘区肿瘤占据,单一前组或后组颅神 经损害,颅底、翼突区、翼腭窝受损 T4 :前后组颅神经同时受累,副鼻窦,海绵窦, 眼眶,颞下窝,直接侵犯第1或2颈椎 N0 :未及肿大淋巴结 N1 :上颈淋巴结直径小于4厘米且活动 N2 :下颈淋巴结或直径4-7厘米 N3 :锁骨上区淋巴结或直径大于7厘米或固定及皮肤侵及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临床分期 Ⅰ期:T1N0M0 Ⅱ期:T2N0-1M0 Ⅲ期:T3N0-2M0 Ⅳa期:T4N0-3M0 Ⅳb期:任何T、N 、M1 临床分型 上行型:有前组颅神经侵犯或颅底破坏,无颈 淋巴结转移 混合型:有颈淋巴结转移,颅神经及颅底破坏 下行型: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可累及锁骨上窝, 但无颅神经破坏,及颅底的骨质破坏 有人研究: 上行型的远转率约15.4%, 下行型远转率为24.0%, 下行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远处转移率达100%,故也有人建议将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归入M1。 四 治疗原则 一) 放射治疗 世界上仍公认放射治疗的疗效为最佳,首选放疗。 目前观点:强调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二) 化学药物治疗 目前已有资料表明:化疗联合放疗(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可以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远处转移率,从而提高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 三)手术治疗 1 足量放疗后颈部孤立及残留淋巴结,经3-6月观察确认原发灶已经控制,而残留淋巴结可推动者,可行淋巴结局部切除术。 2 放疗后鼻咽局部孤立复发灶,且已经证实无颅底破坏,无颅神经侵犯或远处转移,可行肿瘤的切除或高频电凝切除术。 3 少见一些放疗抗拒的肿瘤,如腺癌。 五 放射治疗 一) 鼻咽癌首选放疗的理论基础 1 鼻咽癌在病理上分化差﹙中等分化占85~90%﹚ 对放射中等敏感,放疗有效。 2 鼻咽腔及周围组织能耐受较高剂量的射线。 ﹙耐受性好﹚ 3 鼻咽部位置较深,有重要的血管、神经相邻, 淋巴结转移率高,手术治疗极受限制。 4 目前还没有理想的化疗药。﹙达到根治目的﹚ 5 放疗避免了手术的破坏性,提高了生存质量。 二) 放射治疗的预期目的 1 根治性放疗:目的争取放疗后能存活5年以上。 2 姑息性放疗:目的暂时控制肿瘤生长,延长生 命,减少痛苦。 按肿瘤情况及全身状况不同分高、低姑息性放疗。剂量为根治量的1/3、1/2 、2/3不等 三) 放疗适应症与禁忌症 1 根治性放疗适应症: ① KPS 评分60分以上; ② 肝肾功正常,红细胞及白细胞正常; ③ 无锁骨上区转移,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小 于10厘米。 2 姑息性放疗适应症 ① KPS 评分小于60分; ② 头痛剧烈,鼻咽有大量出血; ③ 单个远处转移或颈淋巴结大于10厘米。 ④ 骨转移疼痛 姑息性放疗视情况也可改为根治性放疗。 3 放疗禁忌症 ① KPS 评分小于50分; ② 广泛转移者(需止痛放疗及脑转移除外); ③ 放射性脑、脊髓损伤者; ④ 其它传染病,精神病尚没有控制者。 四) 放射治疗的原则 1 首程治疗以体外放疗为主,必要时予以腔内放疗。 ﹙而不应单纯腔内放疗或先腔内再体外﹚ 2 体外放疗应包括肿瘤侵润范围,对未侵犯的颅底 和颈部均应予以预防性照射。 3 体外照射的放射线应选择能量高,皮肤量低,骨 吸收少的射线,如钴60、4-6MV的X线。 4 利用多野、缩野、挡块及改变入射角等放疗技术 保护正常组织在可耐受剂量以下。 5 因病情而异,因人而异,在治疗中根据肿瘤消退 情况制定或及时修改治疗计划,切忌一成不变。 六 放射治疗技术 一)放射源的选择 鼻咽部用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