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经系统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与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神经系统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与分析
王代誉 夏彩秋 李新 (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脑血管医院 163411)
【中图分类号】R51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4-0152-02
【摘要】 目的 讨论神经系统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 用已知抗原检测血中抗体-红细胞凝集试验、凝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炭凝集试验。脑脊液、血液中可分离出螺旋体。
【关键词】 神经系统钩端螺旋体病 诊断
螺旋体是介于细菌和原虫之间的单细胞微生物,螺旋体在自然界和动物体内广泛存在。其中,对人类有致病性并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螺旋体有:①密螺旋体:主要导致真皮、皮下组织和血管内皮炎症和坏死;②疏螺旋体:可引起发热和自身免疫反应性损伤;③钩端螺旋体:导致发热、炎症和坏死。这3种螺旋体所致的具有代表性的疾病依次为梅毒、莱姆病和钩端螺旋体病。
(一)概述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各种不同型的致病螺旋体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神经系统钩端螺旋体病是钩端螺旋体病中以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为主要表现的病变分型。
(二)病因
神经系统钩端螺旋体病由于感染各种不同型的致病钩断端螺旋体所致。钩端螺旋体菌体长4-20mu;m,菌体两端呈钩状。传染源多为带钩体菌的野生鼠类、家禽和家畜等,感染动物的带菌尿液可污染河流、湖泊等,而使接触疫水和土壤的人群感染,传染源中疫水,鼠及猪为主要传染源。
(三)发病机理
人与被钩端螺旋体污染的水源接触后,钩端螺旋体会通过皮肤、消化道、呼吸道和生殖系统进入人体,一方面为钩端螺旋体在组织、血液和脏器中增殖所致的直接损伤,另一方面为引发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导致的间接损害。
(四)病理
病理可见毛细血管损害,主要为颈内动脉末端,大脑前中后动脉的起始端。椎基底动脉的颅内段及其分支的近心端。受累动脉内膜呈同心圆样增厚,外膜、中膜有少量细胞浸润,血管壁内可发现钩端螺旋体。病变呈节段性损害,管腔狭窄造成脑梗死、脑软化、脑萎缩,病变周围毛细血管呈代偿增生状异常血管网。此外可见到脑膜增厚,有炎细胞浸润;脑血管闭塞和脑实质内有软化灶。
(五)临床表现
症状主要由钩端螺旋体在全身组织和器官增殖所导致的非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所引起。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1.菌血症期 发生在钩端螺旋体感染后10日内,有发热、头痛、眼球结膜充血、小腿肌肉,酸痛、周身乏力、腋下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一般持续1-3日。
2.免疫反应期 出现症状后3-5日,可有以下不同的分型及其表现。
(1)流感伤寒型:为钩端螺旋体病中最常见的类型,通常无重要的器官损害,仅有实验室的轻度肝肾功能改变,很快进入恢复期。
(2)黄疸出血型:占钩端螺旋体病患者10%左右,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黄疸,肾功能障碍,皮肤、黏膜和脏器的出血。
(3)脑膜脑炎症:有头痛、喷射状呕吐、抽搐及脑膜刺激征等。
(4)波摩拿型:又称猪型钩端螺旋体病,为特殊类型,约占患者的20%,多在洪水暴发后流行。在发病2-24周后逐渐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和体征,称为神经系统后发症。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分为以下的临床类型。
①闭塞性脑动脉炎:儿童多见,在病程中再次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精神行为异常、肢体瘫痪、单眼失明或偏盲、失语和脑膜刺激征等。
②脊髓损害:可有双下肢麻木无力和尿便障碍,查体可有横贯性脊髓损害的体征。
(六)检查
1.血液 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血沉轻度加快,血小板聚集力增加。补体结合试验和显凝试验阳性,钩端螺旋体培养阳性。
2.脑脊液 高颅压型有脑压升高,1/3的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数升高;出血型可见红细胞。钩体免疫试验阳性、免疫球蛋白(IgM)增高。
3.TCD 病变区血流降低及血管狭窄、闭塞等异常改变。
4.SPECT、PET 发现病区脑血流和代谢改变。
5.脑血管造影 可见脑底大动脉及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附近可见异常血管网。
6.CT/MRI 可见脑梗死、脑萎缩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改变。
7.病原体分离 对患者的血、尿、脑脊液检查,在暗视野中直接查找钩体,或培养及动物接种分离钩体。
(七)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季节、流行区、近期疫水接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