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中的《祝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祭祀中的《祝福》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祭祀中的《祝福》 曹琴 深圳市携创技工学校 518173   摘要 《祝福》是鲁迅的短篇小说之一,文中祥林嫂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具有深远的意义,整个故事始于祝福止于祝福,笼罩在一片祭祀的气氛中。清明临近,这不禁让本人陷入思考,本文针对祥林嫂的悲剧看中国的祭祀活动,透射出有关国民性的议论,从而启迪人们对于人生的终极思考。   关键词 祭祀 人神关系 悲剧根源 国民性   一、《祝福》中祭祀活动的描写   祭祀,是向神灵求福消灾的传统礼俗仪式,被称为吉礼。我们回看鲁迅小说《祝福》一文,文章里的“祭祀”既有祭神的“送灶”“祝福”,又有农历七月十五祭祖与冬至祭祖。全文以祭祀起,以祭祀终,祭这一背景频繁出现,笼罩全文。   (一)送灶。第1段:“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送灶”时间在农历腊月(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晚上祭“灶神”,供品有纸马(坐骑)、灶糖等,目的是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除夕晚上要“接灶”,将“灶神”接回。小说第1段“送灶”,一是交代“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二是表明时间已经入“年底”,三是过度,因为“祝福”始于“送灶”的次日,就是很自然地引出“祝福”。这段描写是一幅生动的年底祝福的风俗画,表明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这就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二)祝福。第2段:“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致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杀鸡、宰鹅、买猪肉……煮熟之后………可就称为lsquo;福礼rsquo;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由此知“祝福”:①地点在“鲁镇”②时间在“年终”(送灶次日起至除夕,一说不包括除夕)“五更天”③祭祀对象是“福神”④目的是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⑤准备工作是制作“福礼”⑥参拜者只限于男人。可以这么说“祝福”是浙江绍兴一带旧历年终深夜举行的由男子祭祀“福神”,祈求来年好运的一种迷信习俗。这表明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富人们在这一天祈求“福神”,以便继续他们贪得无厌的“幸福生活”,而制作“福礼”却要像祥林嫂一样的女人“臂膊在水里浸得通红”,没日没夜地付出自己的艰辛,可见富人们所祈求的幸福,是建立在榨取这些廉价奴隶的血汗之上的。这样的环境描写就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   (三)七月十五祭祖。第72-76段:“四叔家里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祥林嫂先前最忙的时候也就是祭祀,这回她却清闲了。……可做的事是不过坐早灶下烧火。”在中国祭祖先,每年一般三次:清明,七月十五,冬至。供酒、饭、菜,点香烛,烧纸钱,全家参拜,目的是给祖先亡人送“钱”。同时祈求保佑子孙后代。 祥林嫂第二回到鲁四老爷是“有一年的秋季”,鲁四老爷“暗暗地告诉四嫂说……是败坏风俗的……祭祀时候可以不用她沾手……,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不久就是“冬至的祭祖”前的这次“祭祀”。七月十五正在秋季,是在“冬至”之前,且与“祖宗”密切关联。无疑,这次“祭祀”是七月十五“祭祖”。祥林嫂第一次不获允沾手祭祀,表明封建迷信、封建礼教开始吞噬她,同时为后文第88段不让其沾手“祝福”埋下伏笔。是鲁四老爷不准她在祭祀时沾手,在四婶的一声声“祥林嫂,你放着罢!”的喝令下,她只得“疑惑的走开”。祥林嫂的“疑惑”既是对封建思想的自发反抗,又是她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悲剧性的体现,同时也是为她后来去捐一条赎“罪”的门槛作铺垫。   (四)冬至旧祭祖。第107-109段:“冬至的祭祖时节,他做得更出力……她才走开。”这是祥林嫂第二回到鲁四老爷家做工,在七月十五“祝福”不得沾手祭祀后,祥林嫂捐了门槛,以为“赎了这一世的罪名”之后,主人仍然不让沾手祭祀的描写。当祥林嫂捐了门槛后“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时,四婶大声一喝:“你放着罢,祥林嫂!”“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祥林嫂由“失神”而“胆怯”,而“呆坐”,而“头发也花白起来了”,全是因她在“祝福”时不能沾手,虽然她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门槛,仍然被看做是一个“谬种”,并宣告祥林嫂不可能赎“罪”,这揭露了鲁四老爷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路,也是祥林嫂悲剧性的具体体现。这种环境描写,强化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二、《祝福》中有关祭祀活动描写的意义   1.祝福中的人神关系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从最初的万物有灵到图腾崇拜再到鬼神信仰,神鬼世界源远流长,神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祭祀文化的主要内容。《祝福》或许是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