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析叶芝诗歌中象征主义的表现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简析叶芝诗歌中象征主义的表现
赵彤 王丁(西昌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 西昌 615013)
中图分类号:I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2-0139-01
摘要:本文对叶芝诗歌中象征主义创作手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从中去窥视叶芝象征主义思想在其诗歌中的表现,从而对叶芝象征主义思想有一定的了解。
关键词:叶芝;诗歌;象征主义
一、前言
威廉middot;巴特勒?叶芝是二十世纪英语诗坛的卓越诗人。他出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在父亲的影响下,曾决心成为一名艺术家。但不久之后,由于沉醉于诗歌所表现的伟大力量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开始了其个人的诗歌创作生涯。叶芝曾于192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使之成为了英国诗坛20世纪上半叶的诗歌领先者与杰出者,故而,对其研究也从不同的视角去剖析他,分析他。
叶芝的诗歌创作融合了神秘主义、浪漫主义以及美学主义,使之成为了英国诗坛的一个思想上受着不同诗人影响的,同时又混杂着不同思想与观点的诗人,这也为其诗歌的创作与被研究成为了热点与关注。其诗歌在个人诗歌创作的不同时期体现了不同的风格,但又让其诗歌形成了其诗歌创作的三个主要思想的融合体。因此,从其诗歌可以判别出诗人思想、心理上存在的矛盾与个人经历的情感上的结合。诗歌是诗人思想与观点的外在表现形式,诗人的智性与睿智是以诗歌为载体,使之成为诗人思想与观点的外泄工具,从而在诗歌隐秘不宣的诗歌内在价值上去形成诗歌内在的张力,从而使诗歌的价值得到升华。下面就其诗歌中象征主义手法与表现做个简要的分析。
二、象征主义在其诗歌中的表现
象征主义在叶芝后期的创作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这一时期,诗人建立了自己复杂的象征主义思想体系。在他的象征主义体系中大量涉及了自己的历史观、宇宙观、人生观,并包含了广泛的意象。诗人将自己的象征主义体系在诗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诗来抒写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表达出自己对历史、人生、宇宙的认识,对世界的认知与理性的思考。这时期的诗人再也不仅仅停留在感性的表面,而是逐渐用理性的思考去激起读者的共鸣,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深思。而诗中若即若离的意象、似是而非的意境增加了冥思的效应。这就是叶芝与其它诗人的不同之处:他的诗更注重的是启发读者理性的思考,而非虚拟的冥想。这在诗人后期的许多诗歌中都有体现,如《丽达与天鹅》,《猫与月》,《柯尔的野天鹅》等都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历史的认知。
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就是“对于日常用的字和词加以特殊的,出人意料的安排和组合,使之发生新的含义。同时它所追求的是艺术效果,并不是要读者理解诗人究竟要说什么,而是要使读者似懂非懂,恍惚若有所悟,使读者体会到此中有深意。”[1]而对于这种似懂非懂感,诗人自己也曾说过“这些诗有可能很难懂,也许比我所知的更难懂。歌德说过,诗人需要哲学,但他必须使它保持在他的作品之外。”[2]这个特点在叶芝的诗《猫与月》中体现得比较明显。猫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月亦是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物,而诗人把猫与月拼凑在一起,经过诗人的妙笔,融入诗人深邃的思想,再加以朦胧神秘的意境烘托,从而勾勒出一个似乎虚幻的气氛,以此来达到诗歌意义的升华。
该诗中诗人运用了旋梯式的象征主义体系。诗中月亮旋转像陀螺,由圆到缺,由缺到圆,不时地变换着模样;诗中猫的随意走动与嘶叫,在草地上的奔跑,从这里到那里,以及它不时变幻的瞳孔都是诗人象征主义体系在诗中的表现。诗中说到纯净而冰冷的光烦扰了猫的野性血液,使得它在草地上奔跑。此后,猫又在草地上漫步,它孤独、骄傲而聪颖。其间,从猫野性的凶猛到散步的温柔、宁静都是对人性的反映。人性的不同状态,有高有低,时起时伏。每个人在一定时期都有着人生的不同状态,也会经历不同的波峰、波谷,但最终,人们都要回归宁静,都要回归人性最初的东西,找到内心的那份平静、安详。诗中的月亮由圆到缺,由缺到圆则表达出历史的更替。猫与月共舞,就像人们融入在历史里一样。人们创造着历史,书写着历史,所以诗人说猫是月亮的近亲。二者都不时的变幻着,不断地更替着,没有定态,周而复始,如同人在历史潮流中一代又一代的消逝与新生。
诗人的象征主义思想中仍夹杂着浪漫主义思想与现实主义的表现。《猫与月》诗中的猫就是这样,月光始终照耀着它,那束月光总是随着它的移动而移动,随着它的变幻而变幻,与月共舞的猫是何等的惬意。诗人用这略带浪漫主义的手法营造出一种半明半暗、扑朔迷离的意境,给人一种若即若离感,使人觉得既浪漫又神秘,既近又远。月亮阴晴不定,从圆到缺,由缺到圆又让人怅惘,让人不禁感叹世事的无常,使人久久地陷在这种情境之中。诗人在其中沉淀了很久,已超然物外,用一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