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山简文字补释三则(论).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包山简文字补释三则(论)

包山简文字补释三则8 肖 攀 【摘要】本文证补了包山20、47号简中的降、垆乃从耳丁声,是“里”宇的一种异体;“捭”是楚人名常用 字,125号简嘧可确释为“捭”;并从包山简中的“胥”字出发,通过字形比对,进一步确认了古文字中“胥”与 “寿”的典型区别特征。 【关键词】包山简;里;捭;延 【作者简介】肖攀,吉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吉林长春 130012) 20、47号简中的“墼字 包山简《受期》类20号简有“司败李莎”,与47号简“司败李妒”应为一人。产与妒为一字之繁简, 黄锡全先生将其释为“骢”①,很有道理,但未得到学界普遍认同。 净、妒从耳,从一或三个墨丁。一个墨丁当即“丁”。 古文字“丁”字有多种变形,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作口合集32803、D合集22374、鱼山父丁觚 或圆或方、或填实或简以虚框;另一类为“钉”之侧视象形作7玺汇2241、『n玺汇3850、宁汉印征等。两 周金文作填实墨丁者为大多,包山简“丁”字类两周金文,作·012、◆081、7004等。旧或以为第一 类“丁”象“城邑”,视其为“城”字初文。今按,非是。古文字另有“邑”字,其上部所从表“城邑”之形皆 作虚框,无一填实,与“丁”有别。不过,“邑”之框形与“丁”字作框形者确实易混,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 因,后期战国、秦汉文字更倾向于将其下部拉长,写成侧视的“钉”形。古文字从“丁”声者广见,如“亭 从耳,丁声,从构形上推测,可能是“骢”,也可能是“里”。楚文字“慧”字未见,“墼”字可读为“蒜”:“霉 (聪)命于格”(包山130),“使誊(蒜)之”(包山136)。 就目前所见楚文字材料看,“蒜”、“墼”同字,尚未分化。从这个角度看,把垆释为“骢”或“望”都 无不可。黄锡全先生正是看到了字形的差别,而将其与“墼”字相区别,释“骢”自有道理,但考虑到 人名用字中罕用“骢”字,释为“墅”字异体更合理。“里”是人名常用字,包山168号简中“陈里” 即是。 古文字中墨丁或重叠为二,其来源可能不尽相同。董莲池先生近作《从金文匀、钧的构形说“:”为 金之初文》指出古文字中“匀”、“钧”、“金”等所从墨点皆为“金”之初文。②古文字中“源于象形初文的墨 *基金项目: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项目号:2012FRTD06);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 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汉语水平甲乙级字解析》(项目号:2011QY060)。 ①黄锡全:《(包山楚简)释文校释》,“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论文,1992年lO月,南京。又名为《(包山楚简)部 分释文校释》,《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辑证》,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7一196页。又见《古文字与古货币文集》,文物出版社2009 年版,第398405页。 ②董莲池:《从金文匀、钧的构形说“:”为金之初文》,古文字研究(第29辑),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13317页。 97 万方数据 中国文字研究·第十八辑 点”①除董先生所证“金”字外,还有蒸部字读音的一类,如“陵”字作圜(陵父日乙晷15.9816)、“冰”字 “;”读音之间的密切关系。 墨丁重叠为三的很罕见。清华简《赤乌l}之集汤之屋》有字作建013,凡四见,简文中皆读为“藤”。② 此字显然与包山简薅154为同一个字,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从两个墨丁向三个墨丁变化的痕迹。至于 这些墨丁是“丁”旁的重复,还是“冰”字的初文,还是别有所自,可以另作他论,但将包山简降字右旁三 墨丁视为“丁”字的重复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变为“壬”用以表音。莎、垆、褡诸字的基本音符都是“丁”,“丁”古音端母耕部,“壬”透母耕部,读音与 “墅”都很近。楚文字中使用不同的偏旁构成异体的例子很多,例如:“友”作国郭店·六德28,或从 “肘”作翟郭店·六德30;“弼”作移包山35,或作替包山51;“绅”作襻包山159(声旁从“蟹”省③),或作 耀包山271等。 二“捭字补释 包山简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