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陶渊明诗文赏析之十八《归鸟》
归鸟
翼翼归鸟,晨去于林;远之八表,近憩云岑。
和风弗洽,翻翮求心,顾俦相鸣,景庇清阴。
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林情依。
遇云颉颃,相鸣而归。遐路诚悠,性爱无遗。
翼翼归鸟,相林徘徊;岂思天路,欣及旧栖。
虽无昔侣,众声每谐。日夕气清,悠然其怀。
翼翼归鸟,戢羽寒条;游不旷林,宿则森标。
晨风清兴,好音时交;矰缴奚施,已卷安劳?
四言诗自《诗经》以后,到两汉魏晋,诗人们用这种体裁创作出不少名篇。而陶渊明写的《停云》和这篇《归鸟》尤其是为后世传诵的四言诗的杰作。
沈德潜《古诗源》卷八评此诗说:“他人学《三百篇》,痴而重,与《风》、《雅》日远;此不学《三百篇》,清而腴,与《风》、《雅》日近。”这说明诗人向《诗经》学习,不重在字句形式,更重在内容情味。
诗以“翼翼归鸟”开头。“翼翼”是飞翔悠闲貌。在陶渊明以前,王粲曾写《赠蔡子笃诗》:
翼翼飞鸾,载飞载东;我友云徂,言戾旧邦。舫舟翩翩,以溯大江,蔚矣荒涂,时行靡通。憳我怀慕,君子所同……
诗共四章,与陶诗用语有相似处。但王诗乃乱世怀人之作,以飞鸟起兴,与陶诗借归鸟抒写怀抱不同。这篇《归鸟》当作于四十一岁归田时,可能比《归园田居》更早些。诗分四章,第一章去林;第二章见林;第三章相林;第四章止林。借鸟儿的眷恋林木,倦飞知还,道出诗人归隐的心事。鱼儿离不开水,鸟儿离不开林,人照样也离不开大自然的家乡。落叶归根,诗人总是要归还故乡的。
第一章写鸟的去林,“远之八表,近憩云岑。”八表云岑,鸟儿总是想飞出去见一见世面,翱翔乎于地之间,不安于故林之地。当时的渊明,本希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他说:“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又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但是诗人在仕宦途中,处处碰壁。“和风弗洽”,始知祸机。于是“翻翮求心,顾俦相鸣,影庇清阴”。他几次出仕,因看不惯政治上的卑劣庸俗,因此就像鸟儿飞回故林以求适志那样托身“清阴”,“拂衣归田里”了。
二章写见林。鸟儿并不想远游,所以当它在外飞翔时,见到林木辄思栖止。鸟儿们颉颃云间,鸣声上下,唱着歌回来了。虽路途遥远,但性情爱恋林木,不肯舍弃。渊明仕宦在外,感到“一形似有制”,但“素襟不可易”。《归去来辞》也说:“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出仕几度,后来还是归田了。
三章写相林。“相”是相度、观察,这里有寻觅的意思。《饮酒》里有一首写飞鸟,道是:“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把归鸟的“相林徘徊”、“欣及归栖”写得很形象。“岂思天路”是说不想再飞走了。处处写鸟,实际是自述。主意一经打定,反而心境平和,“日夕气清,悠然其怀。”态度比嵇康、阮籍自然得多,这是他的真性情没有泯没的缘故。
四章是写止林。“戢羽”就是敛翅。鸟儿既依林栖止,则它游不出深林,宿则在茂密的树梢,再也不离此而去了。“矰缴奚施,已卷安劳”,是说鸟儿已经卷藏在林,则不劳弋者施矰缴(矢尾系丝绳的射鸟工具)。《史记·留侯世家》载刘邦作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虽有矰缴,尚安所施”,是指远走高飞,与此诗言深藏者微异。
这篇诗,借写鸟来表现诗人出处怀抱和经历。虽然写鸟,而诗人的性情、风神都跃然纸上。使人但觉真气流贯,超然物外,逸兴遄飞。四章分写四时,以烘托高尚的情趣。“和风”写春,“清阴”象夏,“气清”明秋,“寒条”比冬。尽四时之变化,而鸟的归趋并无不同,它因“和风不洽”,所以飞回故林,托身清阴。他并不怀游,所以“见林情依”。“遇云颉颃,相鸣而归”又是多么自由自在,“相林徘徊”、“欣反归栖”、“游不旷林,宿则森标”,也都是写这种情趣。“忘怀得失”,“融然远寄”,是这种情趣最朴素的内涵。诗里还写到鸟儿们的自鸣得意:“顾俦相鸣”、“相鸣而归”、“众声每谐”、“好音时交”,大概渊明此时认为他的隐居田园并不是孤独的。这些拟人化的写法,表现了鸟儿的心理和动作,达到了形象思维的目的。最后两句“矰缴奚施,已卷安劳”,可说是画龙点睛之笔,逃脱了罗网,既深自庆幸,又有睥睨虞人“其奈我何”的口吻,非常生动。
·武晋煊
陶渊明诗文赏析之十八《归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