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的c贮量及其分配格局.pdfVIP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的c贮量及其分配格局.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的c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维普资讯 24卷第3期277—283页 山 地 学 报 Vo1.24,No.3pp277~283 2006年 5月 . JOUKNALOFMOUNTAINSCIENCE May,2006 文章缩号:1008—2786一(2006)3—277—0r7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的C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吕晓涛 2,唐建维h,于贵瑞。,张一平 · (1.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云南 勐腊 666303;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中心,北京 100101) 摘 要:利用已有生物量模型(乔木层、木质藤本)和收获法(灌木层、草本层)获得群落生物量,结合土壤、植物样 品c含量的实测值。对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 1hm样地的c贮量及其分配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西双 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的总c贮量为220.492t/hm ,其中植物活体部分为128.099t/hm2、土壤为81.85t/ l皿 、粗死木质残体为5.708t/lIm2、凋落物为4.835t/hm。(2)群落植物活体 c贮量的层次分配以乔木层 占绝对 优势(97.23%),其他层次所 占的比例很小,层次分配的大小顺序为:乔木层灌木层 木质藤本草本层。(3)乔 木层的C贮量随径级而变化,并在30omDBH~40cm、70cmDBH~80cm及 DBH100cm范围内形成三个C 贮量高峰。(4)乔木的总c贮量集中分布于少数优势树种中。其中绒毛番龙眼(Pometlatomentosa)的C贮量占乔木 层的24.70%。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的植被c贮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关键词:热带季节雨林;c贮量;c分配;西双版纳 中圈分类号:Q945 文献标识码:A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类型,被称为热带季节雨林6【】。不少学者对其群落 储存了陆地生态系统中有机碳地上部分的8O%,地 类型和结构、树种多样性、生物量和生产力等方面进 下部分的4O%…,在维护生态环境和全球碳平衡 行了研究 】,但对该地区热带森林的C循环和C 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森林生态系统的C 贮量的研究仍然十分薄弱,且未见报道。 贮量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碳交换的基本参 本研究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定位站 l 数 】,也是估算森林生态系统吸收和排放含C气体 hm长期定位样地为对象,利用测树学方法,对西双 的关键因子。热带森林面积虽然仅 占全球植被的 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的c贮量及其分配格局进行了 22% 】,但其净初级生产力却占世界陆地生产力的 分析。旨在探讨地带性森林植被C贮量的分布特 32 % 一 43%H】,其植被碳储量占全球植被活体碳 点,为区域森林植被C贮量的估算提供科学依据, 库的46%。土壤碳储量占全球土壤碳库的11%Es], 同时为将来在本地区开展C循环研究提供参考。 热带森林在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作用已引起了研究 人员的广泛关注 ¨J。 1 研究地概况 西双版纳保存有我国最大面积热带雨林,这里 的雨林发育在东南亚热带季风北缘山地,是一种在 研究地点位于西双版纳州勐仑 自然保护区,地 水分、热量和分布海拔均到了极限条件的热带雨林 理位置为2l。57N,101。12E,坡向为 NW,坡度 l5。 收稿 日期(Receiveddate):2005—12-20;改皿 日期(Acceptde);2006一o4—15 基金项目(Foundationitem):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一SW-01)、“西部之光”资助项目和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基金项目o [SupportdebytheKnowldeseInnovationPIIDgI∞ ofCAS(KZCXI—SW一01)and“LightofWesternChina”ofCASandtheFiel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