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150000期末存货-My数位学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本$150000期末存货-My数位学习

本章架構圖示 存 貨 意義及分類 續後評價 數量的衡量 估計方法 成本的計算 存貨的意義 存貨的分類 永續盤存制 定期盤存制 不同盤存制 度的會計處理 毛利法 零售價法 個別認定法 先進先出法 平均法 管理議題 成本與淨變 現價值孰低 (附錄) 存貨持有水 準的評估 不同產業存 貨佔比的分析 財務報表上的表達 前  言 企業故事 * 一、成本與淨變現價值孰低的意義 依據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的規定,期末存貨應按「成本與淨變現價值孰低」評價,並需註明成本計算方法。 「淨變現價值」:指企業在正常營業情況下的估計售價,減除至完工尚需投入的製造成本及銷售費用後的餘額。 * 一、成本與淨變現價值孰低的意義 當期末存貨的淨變現價值低於成本時,需將差額列為「存貨跌價損失」,作為當期銷貨成本的一部份。 相反的,當淨變現價值高於成本時,仍使用原始衡量之成本評價,不認列價值上升的利益,以符合會計上的穩健原則。 成本與淨變現價值孰低法可與個別認定法、先進先出法及平均法搭配使用。 * 二、成本與淨變現價值孰低的運用 國際財務報導準則規定應逐項進行,也就是採用個別項目比較法(item-by-item comparison)。符合下列條件時,可以採用分類項目比較法(group-items comparison)。 你知道嗎? 根據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的現行規定,存貨淨變現價值的估計適用分類項目比較之情形包括: 1.屬於相同產品線,以及用途或終端消費者相似者; 2.於同一地理區域生產及銷售者; 3.無法與同一產品線上之其他項目區分而單獨評估者。 * 二、成本與淨變現價值孰低的運用 設例說明如下: 成本與淨變現價值孰低 期 末 存 貨 個別項目 分類項目 存貨項目 成 本 淨變現價值 比 較 法 比 較 法 A $ 1,000 $ 900 $ 900 B 1,600 1,800 1,600 甲 類 $ 2,600 $ 2,700 $ 2,600 C $ 2,500 $ 3,000 2,500 D 7,200 5,600 5,600 乙 類 $ 9,700 $ 8,600   8,600 合 計 $ 12,300 $ 11,300 $ 10,600 $ 11,200 * 二、成本與淨變現價值孰低的運用 你知道嗎? 製造業的原物料與製成品在應用成本與淨變現價值孰低法時都相同嗎? 依據國際財務報導準則規定: 1.當製成品的淨變現價值=成本時,該製成品所使用的原物料以成本衡量(僅管該原物料的淨變現價值成本); 2.當製成品的淨變現價值成本,且該製成品所使用的原物料淨變現價值成本時,該原物料須以淨變現價值衡量,而原物料的重置成本可能為淨變現價值的最佳估計值。 * 三、存貨跌價損失的會計處理方法 期末存貨的淨變現價值如果較成本為低,就必須於當期認列存貨的跌價損失,會計上通常是採用備抵法,亦即另設「備抵存貨跌價損失」科目,而不直接更動存貨明細帳(卡)的紀錄。 * 三、存貨跌價損失的會計處理方法 * 【釋例】設大明公司09年度商品進、銷、存的資料如下: 期初存貨-成本    $100,000 全年進貨         $900,000 期末存貨-成本 $150,000 期末存貨-市價 $120,000 存  貨       150,000  銷貨成本 850,000 存  貨 100,000    進  貨 900,000 存貨跌價損失   30,000   備抵存貨跌價損失       30,000 三、存貨跌價損失的會計處理方法 「存貨跌價損失」應作為銷貨成本的加項;「備抵存貨跌價損失」則列在資產負債表上,作為存貨成本的減項。 其表達方式如下:      * 存貨-成本    $150,000 減:備抵存貨跌價損失   (30,000) $120,000 以括弧方式表達,如: 存貨(成本$150,000)   $120,000 三、存貨跌價損失的會計處理方法 至第二年期末,須再就期末存貨成本與市價比較,決定應否提列備抵跌價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