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排挤效果计算实例
Chapter 20利率與政策的有效性 凱因斯學派的投資準則: 一、淨效益現值準則(Present Value of Net Benefit) 二、內部報酬率準則(internal rate of return, IRR) 三、q比例(q-ratio) 範例一、q比例與投資意願。 範例二、加速原理。 2.1基本觀念: 投資會受到利率的影響,但除非事先知道利率的水準,否則只透過簡單凱因斯模型,我們依然無法決定均衡的國民所得,因為一條方程式最多只能解一個變數(即所得)。 而席克斯(Hicks)利用聯立方程式的概念,既然要同時決定均衡的利率及所得水準,就必須要有兩條方程式,因此只要將 與 聯立解,自然可以求得均衡的所得與利率,因為兩條方程式就可以求解兩個變數。 2.2 利率變動對財政政策的影響 凱因斯模型中,認為政府增加支出,透過存貨調整機能,會使本國所得增加,但其最重要的假設是投資視為常數,亦即代表投資是不受利率的營響,但如在流動性偏好理論下,發生排擠效果,反而對提高所得造成反效果。 排擠效果(crowding out effect): 指在流動性偏好理論下,所得增加同時也讓人民對貨幣需求增加,此時便會引起利率上漲,卻也對私人投資有了不利的影響,在投資需求減少的同時,也導致本國支出下降,進而造成本國均衡所得減少的情形。 範例四、排擠效果計算實例 2.3 財政政策有效的情況 投資陷阱:在極端不景氣、廠商極端悲觀的情況下,廠商的投資需求完全不受到利率的影響。因此當政府支出增加,連帶使國民所得以及貨幣需求增加,利率也跟著上漲,但是因為投資不受到利率影響,因此並不會發生排擠效果,讓財政政策效果達到最大。 流動性陷阱:指在極端不景氣之下,利率處在非常低的水準,此時公債價格必定處在高位,人民為了獲得資本利得,便會窖藏政府發行的任何貨幣,當政府支出增加,國民所得增加同時,因人民窖藏貨幣之故,所以利率並不受到影響而上漲,投資需求也不會受到影響,因此不會發生排擠效果,此時財政政策效果仍達到最大。 範例五:排擠還是排入(crowding in effect)效果? 2.4 Barro-李嘉圖等價定理 Barro等價定理:當政府支出增加時,人民消費支出必減少等量的金額,且人民消費減少的金額與政府以租稅或者公債融通方式無關。 所謂等價,就是人民增加儲蓄的現值將會等於政府支出增加金額的現值。 範例六:財政政策無效的其他理由 經濟不景氣時,政府主要對策有兩種: (1)擴張性的財政政策、(2)央行的貨幣政策。 「貨幣傳導機能」: 凱因斯學派假設,央行調降存款準備率意味著本國的貨幣供給餘額增加,因此將誘使本國利率下跌,刺激本國投資需求增加進而帶動本國的總合需求增加,透過存貨調整機能誘發本國所得的提高。 範例七:貨幣政策效果的IS-LM分析。 範例八:金融風暴時為什麼不用貨幣政策? 1.影響投資的因素為何? 2.假設某投資計畫期初投入成本為=100,期末收益為,無殘值 (1)此計畫的內部報酬率為何? (2)若貼現率為,則淨現值為何? 3.請說明在投資陷阱與流動性陷阱存在情況下,貨幣政策無效,而財政政策最有效。 4.何謂Barro等價定理?如果Barro等價定理成立,您認為政府要不要拼經濟? 5.何謂法則?您認為現在的經濟情勢政府是否應採用法則的政策? * * 第一節 投資決定論 p.396 p.398 p.399 第二節 財政政策有效性 p.401 p.402 p.403 p.404 p.405 p.405 p.407 第三節 貨幣政策有效性 p.408 p.408 p.409 p.409 第二十章 習題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