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Fe3O4载氧体还原煤置换燃烧特性研讨.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燃烧学 学术会议论文 编号:084158 Fe O 载氧体还原煤置换燃烧特性研究 3 4 1 1 1 2 2 2 王 莎 孙小燕 向文国 温雨鑫 田文栋 徐燕骥 (1.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南京 210096 ;2.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80 ) (Tel: 025 Email: wgxiang@ ) 摘 要:载氧置换燃烧可实现能量转换的过程中分离 CO2 , 本文研究煤的载氧置换燃烧, 以分析纯 Fe O 作载氧体、神华煤作燃料,利用热重仪在 N 气氛下进行了煤的载氧置换燃烧实验,并借助 X-射 3 4 2 线衍射仪(XRD )分析反应后的固体残留物相态,考察煤载氧燃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混合试样从 800℃到 1000℃以Fe O 质量为基准的失重率约 12.5%;900℃是反应的最佳温度。900℃下煤和混合样 3 4 的反应曲线对比表明,恒温结束时,煤的失重率为42% ,失重为 0.945mg,而混合样的失重率为 17.5%, 失重为 2.625mg,载氧体的还原度R∞ 为 47.74% ,初步判断反应可行。而 XRD 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样 反应后 Fe O 完全转化为 FeO 和 Fe ,进一步表明以神华煤为燃料的载氧置换燃烧可行。 3 4 关键词:载氧体;载氧置换燃烧;CO2 分离;热重 0 前言 全球 CO2 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 280ppm 上升到了 2005 年 379ppm,远超过过去 65 万年来的自然变率。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 CO2 是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目 前每年由于化石燃料使用排放到大气中的 CO2 大约是 25.3~27.5Gt[1] 。以 CO2 为主的温 室气体的过量排放导致全球温室效应的增强,进而导致全球大幅度的温度升高。过去 100 多年中,全球平均地面温度已经上升了 0.76℃,这给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生活带来 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而且随着电力和交通等行业的快速增长,全球CO2 的排放量仍将继 续增加。根据经合组织国际能源信息署(IEA)[2]的预测,到 2050 年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 水平将是当前水平的 2.5 倍,而这将对全球环境带来更大的威胁。传统的燃烧技术下, 每年有数量巨大的有害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如 NOx 、CO2 和 SOx 等,因此,开发新的燃 烧技术,降低污染排放,实现化石燃料的清洁燃烧已成为人类共识。近年来,国内许多 工程技术人员已开发了多种新的燃烧技术,如高性能蓄热燃烧技术[3]、高温低氧燃烧技 [4] [5] 术 和受控脉动燃烧技术 等,这些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污染排放, 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化石燃料燃烧的污染问题。而从环境学的角度看,燃烧过程是环 境污染物的生成源;从热力学能的品味观点来看,燃烧过程是热力系统中工质(载能体) 做功能量损失最大的过程,因此,解决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最大潜力在燃烧过程。 在燃烧过程中生成高质量浓度的 CO 或便于 CO 分离的气相混合物(如 H O+CO ),同 2 2 2 2 时消除其他污染物的生成排放(如 NOx 、SOx 等),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也得到了普遍 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以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 项目(2007CB210101 ).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an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