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牙髓病学绪论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牙体牙髓病学绪论课件

牙体牙髓病学 (Operative Dentistry And Endodontics )定义 狭义:研究牙体硬组织和牙髓组织疾病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的一门学科。 广义: 研究牙体牙髓组织及根尖周组织的形态 学、生理学、病理学基础上,集牙体牙髓生物 学、病因学、诊断学、预防学、牙髓及根尖周 损伤和疾病治疗学为一体的临床学科 牙体牙髓病学研究内容 基础医学:牙体、牙髓组织和根尖周 组织的正常形态、结构和功能 临床医学:牙体、牙髓组织和根尖周组织 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 和治疗 牙医学经历了4个发展时期: 1、原始时期:有治疗牙病的技艺——即牙匠 2、近代牙医学时期:Fauchard 1728年著《Operative Dentistry》,牙医从外科独立出来 3、牙医学快速发展时期:1840年美国Haydan 和Harris 在马里兰州创办Boltimor College of Dental Surgery,牙医学院从医学院中独立出来 4、牙医学发展成口腔医学时期:牙→牙合→咀嚼器官→口牙合系统 目前的口腔医学: 可以治疗所有患牙 可以保存几乎所有患牙 可以修复几乎所有患牙 可以修复几乎所有牙列缺失 (二)牙体牙髓生物学的内容 牙髓生物学是牙髓组织和牙髓病尖周病的基础医学,包括: 髓腔解剖学 牙髓神经生物学 牙髓胚胎学 牙髓微生物学 牙髓组织学 牙髓免疫学 牙髓生化学 牙髓病理学 牙髓生理学 牙髓药物学和药理学 这些内容都在不断的深入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国内在这领域中,已有一些专著: 胡郁斌:《根管治疗学》 1954 史俊南:《牙髓学》 1955 黄群华:《牙髓疾病》 1979 张光诚:《实用根管治疗学》1999 王晓仪:《现代根管治疗学》2000 范 兵: 《根管治疗》 2004 凌均棨:《根尖周病治疗学》2005 彭彬 :《根管治疗图谱》 2008 研究牙髓生物学不仅对牙齿的发育有很密切的关系,而且对牙齿的健康、龋病、牙髓病、尖周病的防治有着决定性作用。 从根本上说,研究牙髓生物学就是研究牙齿。 四、牙髓病、尖周病 (一)检查、诊断的仪器 这是目前牙髓学的薄弱环节,缺乏反映客观检查情况的仪器,绝大多数都是根据患者的反应或感觉。 电活力试验器:主要还是判断牙髓是否有活力,据报道准确率约85%。 五、牙髓治疗学 (一)治疗器械、材料 1、根管器械 2、手机:回旋手机、直动手机 3、根管冲洗器 4、材料:暂封料、盖髓料、根充料 5、药物 (二)各种治疗方法(略) 龋 病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龋病的概念 第二节?? 龋病流行病学 ?第一节??龋病的概念 一、龋病的定义和特征 龋病(dental caries or tooth decay)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致病因素:细菌和牙菌斑、食物及牙所处的环境 基本变化: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 龋病的特征 牙体硬组织发生色、形、质各方面变化 硬组织脱矿釉质白垩色,局部色素沉着呈黄褐 或棕褐色,脱矿继续和有机物分解,牙体组织 缺损,形成龋洞 破坏缺乏自身修复能力(无任何基于细胞活动的防御反应) 病程进展缓慢;发病率高,流行区广 二、龋病的历史 新石器时代 我国古代医学 欧洲口腔医学 化学细菌学说(Miller) 窝洞分类标准(Black GV) 三联因素学说(Keyes) 四联因素学说 龋病预防—疫苗的前景。 三、龋病学的研究内容 龋病学病因 细菌及牙菌斑 宿主抵抗力 牙结构及其所处环境(唾液) 细菌代谢的底物(蔗糖的摄入量和频率) 病理变化 龋病形成过程 龋病治疗方法 第二节 龋病流行病学 一、评价方法 1、患病率与发病率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