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青铜期的铸造过程简介
青铜铸造艺术
第一部分 青铜器的介绍(可选)
包括青铜器产生、发展和消失的历史;功能;分类和价值等。
在介绍青铜器之前首先介绍一下铜器的产生。
世界上最早的铜器产生于距今1万年以前的两河流域地带,为自然铜制品。
而中国的铜器最早发现于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时期房子中,为黄铜制品,均以自然的共生矿制作而成,并非有意制造的合金铜器。
青铜器出现的时间则晚于铜器,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出现青铜器的时间大致相当。如两河流域的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已能生产青铜器,年代为距今4000年左右,埃及公元前21世纪至前18世纪的中王国时期也出现了青铜器。中国的青铜器现在所知最早见于甘肃省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公元前3500-2000)遗址中,为青铜小刀。
龙山时代中国青铜器发现的数量逐渐增多,分布范围也扩展至全国几个主要地区,如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等;夏代的青铜器继续发展而到商周二代,青铜器发展到空前阶段。商周时期青铜器的数量大增,器类增多,纹饰复杂,铭文增多,制作工艺进步,功能趋于多样化,不仅仅在生产、生活中得以利用,在礼仪祭祀、战争等方面也大有用场。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开始出现,但青铜器依旧比较繁盛,新的器类、纹饰和技法等依然在产生,其中战国时代的镶嵌、错金银等表面装饰工艺十分发达。秦汉时期铁器已经广泛使用,青铜器在工艺品和日常生活品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发展。
中国的青铜时代是以使用青铜生产工具、兵器和大量使用青铜礼器为特征,持续时间从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到公元前五世纪,大致1500年的历史。
青铜器的分类,按照功能可分为生产工具,如刀、斧、锛等;兵器,如戈、矛、戟等;礼器,即用于礼仪场所,包括食器、酒器、水器等;乐器,如钟、铙等;车马器和其他杂类器物如灯、铜镜等。
青铜器具有珍贵的历史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可以作为古代生活、社会和艺术乃至文字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材料。
第二部分 青铜期的铸造过程简介
包括铸造的准备阶段、铸造阶段、后续处理阶段。
准备阶段:采矿、冶炼、制范
铸造阶段:装范、注入铜液、拆范
后续处理阶段:表面磨制(后续的花纹装饰,主要见于后期的青铜器)
铸造的准备阶段:
1. 采矿:青铜器主要以铜、锡或铅等金属合金铸造而成,铜、锡和铅矿的开采技术在商周时期已经比较发达。因自然界中自然铜的分布却很少,多数铜原料要靠采铜矿进行冶炼获得。所以,采矿和冶炼是铸造青铜器的必要准备阶段。
《管子·地数篇》:“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山……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 表明古人已经对矿物的共生关系有了深刻认识,为找矿和开采提供了理论支持,也是世界上关于找矿的最早记载。
1973年在湖北大冶铜绿山发掘的古矿冶遗址,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古代冶矿的情况。采矿一般向地下开凿矿井,然后以铜斧、铜锛等工具采矿,再以绳索、竹篓等工具将其运输至井外乃至冶炼之地。其矿井由竖井和巷井(平巷)组成,用木材制成的方形框架作为井巷的支护,保证竖井和平巷的畅通。井巷框架大多用榫卯法。排水是通过木质水槽把地下水引导储水井,或利用专门的排水巷道,用木桶将水经竖井提出地面。通风是利用坑口的高低不同产生的气压差而形成的自然风。育出版社中国古代金属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陶范艺术 = Art of the Houma foundry普林斯敦大学出版社1996。
Tylecote:The History of Metallurgy. The Institute of Materials Printed in Great Britain by the Bath Press, Avon, 1992.
Paul Craddock and Janet Lang. Mining and Metal Production Through the Ages. London: The British Museum Press, 2003.
参考网址
/Know_lib/html/200612/1910150.asp。
/html1OMDAwMDAwNjc1OQ.html。
/Web/News/17354.html。
附表1
模:用于制作外范的器物模型,一般用塑性好的泥料制成泥模,在其上刻镂或模印花纹。
范:铸造金属器物的空腔器,按所用材料的不同,分为石范、泥范、铜范、铁范。考古界习称的陶范铸造,在现代铸造学中称作泥型(泥范)铸造。陶范的烘烤温度较低,材质亦未陶化。本展沿用陶范这一习称,非指“陶质之范,”而是指“用陶土制作的型范”。
芯:在器物内部形成空腔或通孔的泥块。制芯有3种方法,一是将泥模表面刮去一层而成,刮去的厚度也就是器物的厚度;二是利用芯盒制芯;三是用范翻芯。
范料:陶范所用范料是以粘土和石英砂为原料,羼入植物质或其它孱和料,用水调和均匀而成。商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