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灰分及矿物质元素的测定精选
第七章 灰分及矿物质元素的测定
本章主要内容为灰分的测定及矿质元素的测定,灰分测定是食品全分析的必测定项目,因此第一节灰分测定很重要,也是国家强制标准检测项;矿物元素一般建立在总灰分的测定基础上,本章介绍几种重要矿物元素的测定,涉及矿质元素常用到的方法,重点掌握钙和铁的测定。
第一节 灰分的测定
一 、概 述
食品的组成十分复杂,由大量有机物质和丰富的无机成分组成。在高温灼烧时,食品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最后有机成分挥发逸散,而无机成分(主要是无机盐和氧化物)则残留下来,这些残留物称为灰分。它标示食品中无机成分总量的一项指标。但是灰分含量 ≠ 无机成分的含量,因为灰分测定过程中,无机成分的含量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例如某些金属氧化物会吸收有机物分解产生的CO2形成碳酸盐,使无机成分增多,有的又可挥发(如Cl、I、Pb为易挥发元素。P、S等也能以含氧酸的形式挥发散失)。
1. 粗灰分的概念:
常把食品经高温灼烧后的残留物称为——粗灰分(总灰分)。总灰分可分为水溶性灰分格水不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又可分为酸溶性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
水溶性灰分——反映可溶性K、Na、Ca、Mg等的氧化物和盐类的含量。
酸溶性灰分——反映Fe、Al等氧化物、碱土金属的碱式磷酸盐的含量。
酸不溶性灰分——反映污染的泥沙及机械物和食品中原来存在的微量SiO2的含量。
2. 灰分测定的意义:
(1)考察食品的原料及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如生产过程中加入的酸、碱、盐等,都会增加成品的灰分含量。
(2)灰分指标是质量分级控制指标。例如:面粉生产,往往在分等级时要用灰分指标,因小麦麸皮的灰分含量比胚乳高20倍。富强粉为 0.3 ~ 0.5 %,标准粉应为 0.6 ~ 0.9 %,
(3)反映动物、植物的生长条件。比如人类不同年龄段体内含钙量和需钙量并不相同,茶叶幼牙中的铅含量最低,随着生长,铅含量逐渐增加。
(4)生产工艺控制的需要:明胶、果胶类胶制品,灰分是其胶冻性能的标志。果胶的灰分和酸溶性灰分是其重要指标。
(5)检验食品加工过程的污染情况,如生产过程控制中的二次污染。
综上所述,灰分是食品成分全分析的项目之一。
二、总灰分的测定(要求全部必须掌握)
该方法是GB 5009.4 — 2010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方法》
(一) 原理:
采用重量法,把一定的样品经炭化后,放入高温炉内灼烧,转化,称量残留物的重量至恒重,计算出样品总灰分的含量。
(二)灰化条件的选择(包括容器、取样量、温度、时间)
1. 灰化容器——一般是坩埚(坩埚盖子与埚要配套),坩埚材质有多种:如素瓷、铂、石英、铁、镍等,个别情况也可使用蒸发皿。
① 素瓷坩埚:尺寸分5,10,20,30,50,100,200mL的, 灰化常用10mL。
优点:耐高温可达 1200℃ ,内壁光滑,耐酸,价格低廉。
缺点:耐碱性差,灰化成碱性食品(如水果、蔬菜、豆类等),坩埚内壁的釉质会部分溶解,反复多次使用后,往往难以得到恒重。还有温度骤变时,易炸裂破碎。
铂坩埚:食品中用到少,工业中多用。
优点:耐高温达1773℃(可熔玻璃),导热良好,耐碱,耐HF, 吸湿性小。
缺点:价格昂贵,约为黄金的9倍,要有专人保管,免丢失。保持清洁,不得用于铅、砷、锑、铋物质测定,使用不当会腐蚀或发脆。质地软,不可用尖物、海砂清洗,用微沸水或酸清洗,钳包铂头。
2. 取样量:
根据试样种类和性状来定,一般控制灼烧后灰分为 10 ~100 mg 。通常: 乳粉、麦乳精、大豆粉、调味料、水产品等取 1~2 g ;谷物及制品、肉及制品、糕点、牛乳等取 3~5 g ;蔬菜及制品、砂糖及制品、蜂蜜、奶油等取 5~10 g ;水果及制品取 20 g 、油脂取50 g 。
3. 灰化温度:
灰化温度的高低对灰分测定结果影响很大。由于各种食品中无机成分的组成、性质及含量各不相同,灰化温度也应有所不同,一般为525~600℃,谷类的饲料达 600℃以上。如:黄油≤500℃,因为黄油测定灰分后,还要测定氯化钠成分,因此不能采用使得卤素挥发的高温来灰化。海产品、果蔬制品、砂糖制品、肉制品≤525℃;谷类及其制品、乳制品≤550℃;大豆粉、谷类饲料等个别样品可以达到600℃;添加乙酸镁的快速灰化法可达700℃。
灰化温度太低,会使灰化速度慢,时间长,不宜灰化完全,也不利于除去过剩的碱性食物吸收的CO2;
灰化温度太高,将引起K、Na、Cl等元素挥发损失,磷酸盐、硅酸盐也会熔融,将碳粒包藏起来,使元素无法氧化。
加热速度不可太快,防止急剧干馏时灼热物的局部产生大量气体,而使微粒飞失、易燃。所以要在保证灰化完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无机成分的挥发损失和缩短灰化时间。
4. 灰化时间:
一般不规定灰化时间,而是观察残留物(灰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