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
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 卒中单元副主任医师 冯泽甫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1.超早期溶栓 2.抗凝 3.抗血小板聚集 最能显示水平的治疗-----介入 最好的治疗是发病前预防 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 一级预防 有卒中倾向 无卒中病史 二级预防 有卒中病史 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级预防 卒中危险因素的评估及干预 1.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年龄 性别 低出生体重 种族差异 遗传因素. 2.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吸烟 糖尿病 心房纤颤 其他心脏病变 血脂异常 无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 镰状细胞病 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 不合理饮食 缺乏体育活动 肥胖. 3.证据不充分或潜在可干预 的危险因素 代谢综合征 酗酒 药物滥用 口服避孕药 睡眠呼吸紊乱 偏头痛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凝状态 炎症 感染. 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级预防 预防药物 阿司匹林 男 不建议 高危女性可用 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1.危险因素的治疗 严格的高血压治疗能减少卒中的风险,所有的抗高血压药都对卒中的二级预防有效. 糖尿病治疗可以减少再次卒中的风险. 有局灶性脑缺血和有或无冠心病的患者,不论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的基线水平是多少,都应给予他汀类药物. 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2.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复发风险较小者给阿司匹林50—150mg,复发风险较大者给氯吡格雷75mg. 3.抗凝治疗 心源性栓子 主动脉弓或脑供血动脉内的漂浮血栓 颈动脉或椎动脉夹层 机械性心脏瓣膜. 总结:脑血管病一二级预防刻不容缓 一级预防:尚未发生脑卒中但存在危险因素的人群,以防止首次事件的发生.措施是寻找和控制危险因素. 二级预防:已发生脑卒中患者,防止脑卒中的复发.措施是寻找和控制危险因素加可靠持续的药物治疗. 二级预防两个abcde a.阿司匹林 b.控制血压 c.降血脂 d.控制血糖 e.宣教. a.积极运动 b.控制体重 c.戒烟 d.合理饮食 e.情绪. 再见 * * 缺血性心脏病 其它心血管病 脑卒中占中国心脑血管病死亡的56% 《中国慢病报告》2006 56% 脑血管病 23% 21% 《中华医学杂志》2002年7月28卷13期:875-878 中国卒中发病情况:缺血性卒中占大多数 62% 缺血性卒中 出血性卒中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