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投资的入门要领(二)  .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艺术品投资的入门要领(二)     本刊2007年第4期刊登《艺术品投资的入门要领(一)》一文,就艺术品的品质、品相、价格波动和妥善保管等四方面阐述了作为高门槛的收藏投资艺术所要了解和掌握的四大入门要领,在今次刊登的文章中,我们将就其余的入门要领做进一步的分析。      五、警惕艺术品特有的交割风险      交割能力风险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艺术品能否顺利交割;第二,艺术品能否以预期的价格交割。在艺术品市场上,艺术品的价格可以毫不夸张地被形容为“ 日三价”。2004年,在浙江皓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举办的 场拍卖会上,卢坤峰的 件工笔花鸟画《鹰击长空》成为了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件拍品的委托人是一位姓董的个体老板。拍卖公司为这件拍品定了28万元的起拍价,而委托人则希望能以100万元的价格转让。据了解,这幅《鹰击长空》是委托人经朋友介绍,慕名前往卢坤峰家中,以100万元现金购得的。最近,由于连续几个投资项目都不尽如人意,资金周转出现了困难,委托人不得已才决定忍痛割爱的。可是,当他接触了杭州的多家画廊之后,才发现根本无人愿意接盘。最后,他只好找到了浙江皓翰国际拍卖公司,打算通过拍卖的方式为这幅画寻找买家。在拍卖会上,这件拍品以28万元的底价起拍,到了30万元的价位以后,就再也无人响应了。最后,因为没有到达拍品的保留价而流标。据委托人介绍,在浙江的众多画家中,他最欣赏卢坤峰的画。当初去买画的时候比较盲目,并没有事先了解艺术品市场行情。事实上,近年来卢坤峰的绘画作品的市场价格约在每平方尺1-2万元之间。以100万元的价格购入此画,显然难以有效保值。   事实上,诸如此类的例子,从古到今都不鲜见。民国时期的溥儒曾收藏有一件现存最早的中国书法作品一一晋代陆机的《平复帖》。《平复帖》的内容为陆机向朋友问候疾病的书札,因为其中有病体“恐难平复”字样,所以取名为《平复帖》。该帖共84字,字体是汉隶转为草书的“初草”,使用麻纸书写,纸质粗糙,笔法古拙,极少顿挫。张伯驹最早是在湖北的 次赈灾书画会上见到《平复帖》的,当时归溥儒所有。张伯驹委托硫璃场一家古玩店的老板作为中间人向溥儒求购。然而,溥儒的索价高达20万大洋。中间人表示,如果降到10万大洋,愿意促成这笔交易。不过,溥儒坚持认为:“少 分钱不卖”。第二年,张伯驹再次请张大干向溥儒求购,同样在2 0万大洋的要价前止步。因为当时的20万大洋,足以买到北京城的10座豪宅。后来,一直对此念念不忘的张伯驹偶然得知溥儒丧母,急需钱财为母发丧,经人斡旋,终于以4万大洋购得。   由此可见,艺术品的变现,并不像其他那些可以进行标准化交易的投资品种那么容易。希望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以合适的价格将艺术品出手,更是困难重重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讲,艺术品投资的交割能力风险与羊群效应有很大的关系。所谓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在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其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而不考虑信息真实性的行为。在艺术品市场上,一些艺术品就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市场火暴的时候,即使是三五十万元都有人抢;而当市场萧条的时候,却是三五万元也没人接。      六、切勿以感性冲动取代理性分析      艺术品的收藏投资,最怕买到赝品。对于有经验的收藏者而言,如果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地反复观察、揣摩和比较,大多数赝品实际上都是有不少破绽的。但是,如果遇上_‘埋地雷”、“编故事”,让收藏者必须当机立断作出购买与否的决定,或者让收藏者感到“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紧迫,那么,理性的分析很可能就会被感性的冲动所取代。   在福建泉州后城的旅游文化条街上,一位操外地口音的中年人拿起个品相颇佳,底部打着“江西瓷业公司”的红色底款粉彩笔筒,爱不释手,他司道:“老板,这个粉彩笔筒什么价?”摊主则假装卖关子,并不回答,而是朝对面地摊旁边的一个戴眼镜的老人招了招手说:“这位先生是瓷器行家,这里的人都认识他,要不你先请他过过眼。”“行家”拿起那个粉彩笔筒,眯起一只眼睛,用放大镜看了又看,然后很有把握地断定,笔筒是清代道光年间的正宗货。由于那位中年人是刚入行的新手,对那个“行家”的话信以为真,便开始向摊主问价。摊主至少要1600元。正当他们讨价还价的时候,旁边突然闪出一个人来,也说看中了这只笔筒,并装出要抢着买那个笔筒的样子。中年人怕煮熟到嘴边的鸭子飞了,便恳请“行家”做“中间人”帮他砍砍价。“行家”佯作为难地说:“你们都是我的朋友,我怎么好开口呢?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确实是件好东西,平时比较难遇见,老板你就给他腾出一点空间吧,我出个公道价1300块钱!”摊主也故作难以割舍的样子,最后咬咬牙还是点头成交了。他说:“第一次就当交个朋友,真的没有挣你的钱。希望你以后常来光顾。”说完后立即用报纸为他打包好。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