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雨过天晴云破处
被誉为“青瓷之魁”的汝瓷,是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尤其专为宫廷烧造御用器的“汝官窑”,其独具梦幻般的天青之色,面若美玉、玛瑙入釉、芝麻钉满釉裹足支烧工艺和细如蝉翼的开片,更具素雅高贵的皇家之气。据史料记载,汝官窑仅在宋哲宗元?v年至宋徽宗崇宁五年(公元1086―1106年)烧造了20年,后由于金兵入侵、宋廷南迁的原因,汝官窑及汝瓷的烧制工艺,或埋入地下,或湮灭人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汝窑及其制作工艺成为历史的谜团。近百年来,寻访汝官窑窑址所在,探秘其辉煌的烧造工艺成为世界陶瓷界的重大课题。
2000年10月,中国考古界对全世界宣布:历经新中国三代考古工作者前后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经过科学考古发掘证实,北宋汝官窑中心烧造区确切地址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终于揭开了汝官窑的窑址和烧造的神秘面纱。
寻找汝官窑址的过程是艰苦和漫长的。关于汝窑窑址的所在,历来传说是在河南临汝县境内,过去,以产地为名是瓷器命名的惯例,如定窑、钧窑、龙泉窑、磁州窑……均莫过如此。汝窑顾名思义应该在汝州,即现在的河南省临汝县境内,所以,寻找汝窑的重点历来都在临汝县范围内,但是经过中外学者多方考察迄未寻见。
早在20世纪30年代以来,老一辈古陶瓷研究界的泰斗,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陈万里先生、孙瀛洲先生,以及傅振伦先生,曾经高度重视属于稀世珍宝的御用汝瓷的研究。他们详细查阅文献资料,到各大博物馆鉴赏、观察汝窑藏品,还多次前往河南临汝一带,进行实地考察,并撰写了不少有关汝窑的文章,包括《中国青瓷史略》《汝窑的我见》《禹州之行》《河北平原二省占窑址调查报告》《谈当阳峪窑》等。但由于历史条件所限,终未如愿找到汝官窑遗址。
20世纪50年代以来,著名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陶瓷世家、中央美院的叶?疵窠淌谝苍?深入河南临汝、宝丰、鲁山一带,考察、探寻汝窑窑址,并先后发表《河南省临汝县宋代汝窑遗址调查》和《河南省禹县古窑址调查记略》等诸多文章,但最终也没有找到典型的汝官窑瓷片。
从上世纪60年代起,河南考古工作者又对遍布河南全境的300多处古窑址进行了全面调查,掌握了宋金时期窑址分布的大量一手资料,尤其对临汝县范围内的古窑址进行排查,虽然发现了不少具有汝窑特点的窑址,出土了不少汝民窑的瓷片,但对汝官窑的寻觅却也终未有建树。
那么汝官窑究竟在哪里呢?难道它不在临汝县?经过对文献和地方志反复的比对,发现现在的临汝县和宋代的汝州辖区并不完全一致,现在临汝县的东面和南面,包括宝丰一带过去都属宋代汝州管辖,汝官窑是不是会在这几个地方呢?
1977年4月,叶?疵窠淌谖?编写《中国陶瓷史》,再赴豫南一带进行考察,在距临汝县东南的宝丰县清凉寺一带,看到河沟两岸堆秘的瓷片与窑具高约一丈,断断续续长达三五百米,堪与河北定窑相媲美,并偶于窑址附近寻得一片典型的汝窑天青釉瓷片。经过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郭演仪先生的化验,证明与该所所长周仁先生20年前对北京故宫所藏汝窑盘的化验数据基本相同。他回京后写出了《钧汝二窑摭遗》论文,可惜当时未能公开发表,几经曲折,直到1985年在“中国古陶瓷研究会郑州年会”上,该论文才公之于众,并随后在其《钧窑与汝窑》论文中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叶?疵裣壬?首次提出“宝丰清凉寺是一条寻觅汝窑窑址的有力线索。联想先父叶麟趾教授当年发现定窑窑址的思维方法,建议寻觅汝窑也不妨打开思路,因为地理上的历史沿革多有变迁”。至此,汝官窑的面目初现端倪。
1986年10月底在“古陶瓷研究会西安年会”上,宝丰县代表邓城宝、王留现给与会专家带来了两件新征集到的天青釉笔洗,这是宝丰大营镇清凉寺农民翻地时偶然发现的。在场的几位著名的古陶瓷专家鉴定后极为震惊,一致认为与故宫等单位收藏的汝窑传世品在造型、胎釉结合、釉色、开片及烧造工艺上完全一致。时任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博物馆副馆长的汪庆正回忆说:“我当时惊得目瞪口呆,似乎有一种失重的感觉”。正因为如此,汪庆正未等会议结束,便提前返回了上海。回沪后,上海博物馆立即派遣陶瓷组最能干的范冬青、周丽丽两位,火速赶往河南宝丰清凉寺,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协助下,经过11月、12月两次扎实的实地调查,在宝丰清凉寺村外的田野里采集了数百瓷片,其中典型的汝官窑瓷片42件,窑具3件。回沪后,上海博物馆以最快的速度写出了调查报告,并出版了著名的《汝窑的发现》一书,抢先向世人宣称:据出土的典型瓷片和窑具证实,汝官窑窑口所在的千古之谜已经找到答案,汝官窑的窑址就在宝丰清凉寺,但具体情况还有赖于进一步的考古发掘。
上海博物馆的速度,让河南省考古界倍感压力,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也派出精干考古人员到宝丰清凉寺进行了现场调查和钻探,初步摸清了清凉寺的基本情况:清凉寺窑址位于河南宝丰县西部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