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莫学“锄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育人莫学“锄禾”   庄稼地里的杂草日渐葱郁,它们看着身边身影消瘦的庄稼,不由沾沾自喜:哼,看你们这些庄稼,娇里娇气,没有一点自力更生的能力,简直是大自然的负担。此时,种田人除草来了,看着他们手中的工具,杂草们不屑一顾。“我们是大自然的绿色使者,是净化环境的卫士,你们这些种田的真的敢碰我们?”种田人可不管这一套,他们心中只有自己的宝贝庄稼,又快又准地挥动锄头,杂草顿时没有了声响……看着寓言中的杂草在自己不无道理的想法中成为笑谈,想着种田人的锄禾举动也是其职业使然,庄稼与杂草的取舍,在他们眼里根本不用去思量。由此不禁想到一幕幕如此“锄禾”般的育人现象。   家庭里,许多平日甚为慈爱的家长只要发现孩子与“网络”“游戏”“早恋”等自己坚决反对的事项有染,丝毫不容辩解,厌恶、棒喝、惩罚等围堵的“锄头”总会四处挥舞;课堂上,许多倡导探究意识的教师只要碰到反应异常、思路离谱、严重走神等自己反复强调必须杜绝的现象,一刻也不会停顿,愤怒、鄙视、挖苦等约束的“锄头”就会迎面而来;主题活动中,虽然总以自主实践为核心,但每逢构思过于离奇、范围超越预想、形式违背设想等情况出现时,怀疑、反对、限制等冰冷的“锄头”总会披头而来……孩子们在身心诸方面存在着必然的差异,成长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杂念”也是必然的,但如此以“杂草”待之,粗暴地一“锄”了之,却着实需要商榷和斟酌。   首先,育人者必须理性看待孩子的“成长杂念”,不可一“锄”了之。当前瞬息万变的社会因素紧紧地包围着每个孩子,为其在成长过程中滋生各种杂念提供了天然的“温床”。不论校外还是校内,他们除了自己不断改变的求知需求,还需要安全感、归属感、尊重与被尊重等各种正常的需求,特别是他们处在一个好奇心、求知欲十分强烈的年龄阶段,考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网络上的新鲜游戏,影视剧里的生活场景,社会上的流行话题,流行书籍中的时尚描述等,让他们如何能够心如止水,毫无杂念?再者说,生活条件、学习环境、社会氛围等不断变换,身边的老师、家长、同学都在积极改变、大胆尝试,他们如何会无动于衷,心中只想着学习而其他什么也不去想呢?   其次,育人者必须适度处理孩子的“成长杂念”,不可一“锄”了之。孩子们这些虽然不利于学习的念头,都是合理却不合时宜的存在,育人者应该尝试接受,但绝不能故意放纵,应为其营造一个放纵杂念的“适度空间”。因为明知自己这些念头不利学习,所以他们不得不去压抑自己,把这些念头的尝试和体验放到“地下”,偷偷地,悄悄地,暗暗地,让自己内心的那份紧张和能量得以分解。育人者在这个过程中也应暗暗地疏导,既不留痕迹地给他们自我宣泄、自我体验的机会,又不露声色地引导他们学会适度地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进而自我规范。如果不分青红皂白采取“锄禾”的办法,结果必将是愈锄愈旺,愈锄愈疯,让其心生焦虑、恐惧甚至滋生逆反症状。   再者,育人者必须精心编织孩子的“成长杂念”,不可一“锄”了之。杂念就像成长过程中的花絮,它和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相伴而生。孩子的生活内涵是丰富多彩的,不仅仅是学习,作为育人者应该学会“编织”其心中的杂念,让其学会有侧重地打点自己生活中的每一方面。不妨在学习之余安排一点时间让他们去想、去做、去处理自己的杂念,合理地把学习和杂念分开,使杂念和学习成为他们人生彩虹上的不同色彩,注意加强相关的心理辅导,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约束能力,培养其高效的学习习惯。   育人莫学“锄禾”。育人者只有尊重孩子成长中的杂念,学会设置“杂念时间”,作为对孩子高效学习的赞赏,让他们真正学会管理自己的杂念,规范自己的学习,这样的成长空间才会变得和谐、温馨。      (稿件编号:100702009)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277101,电邮:jxz611@126.com)    编辑/何 妍 终校/于 洪 3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