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3章第二次世界大战第2节战前的局部战争和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学案北师大版选修.docVIP

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3章第二次世界大战第2节战前的局部战争和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学案北师大版选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3章第二次世界大战第2节战前的局部战争和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学案北师大版选修

第二节 战前的局部战争和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 课 程 标 准 重 点 难 点  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 1.20世纪30年代亚、非、欧局部反法西斯战争的史实及不能遏制二战爆发的原因。(重点) 2.英、法的绥靖政策。(难点)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原因 经济危机使意大利遭受沉重的打击,墨索里尼企图从战争中寻找出路。 2.概况 (1)1935年10月,意大利军队入侵埃塞俄比亚。 (2)1936年5月,吞并埃塞俄比亚。 3.英、法的政策 采取姑息纵容的政策,虽对意大利进行了经济制裁,但并未对意大利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日本侵华战争的全面爆发 1.全面侵华 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侵华战争全面爆发。 2.中国抗战 (1)在中共倡议下,中国人民结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中国抗日战争由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构成,是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战场。 西班牙内战 1.背景 (1)西班牙于1931年建立共和国。 (2)1936年,西班牙左派政党组织的人民阵线上台执政,组建联合政府。 2.爆发 1936年,西班牙殖民军将领佛朗哥发动叛乱,内战爆发。 3.各种力量的反应 (1)德、意:提供装备,直接参战。 (2)共产国际:组成“国际纵队”,支援西班牙。 (3)英、法:“不干涉”政策。 4.结果 1939年3月,共和国政府灭亡,佛朗哥建立了法西斯独裁政权。 5.性质 是西班牙内战,同时具有西班牙人民反对外国法西斯侵略的民族战争性质。 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和《慕尼黑协定》 1.英、法的绥靖政策 (1)起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期间,初露端倪。 (2)发展 ①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英、法等国采取“不干涉”政策。 ②对德国吞并奥地利,英、法、美三国正式予以承认。 (3)顶峰:《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2.《慕尼黑协定》 (1)时间:1938年9月。 (2)人物: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同希特勒、墨索里尼。 (3)内容:强行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 3.影响 (1)使苏联失去了对英、法的信任,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2)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1.背景 (1)1936年,德、意签订秘密协定,德、日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 (2)1937年,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3)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 2.过程 (1)1938年3月,德国入侵奥地利,使其成了德国统治下的一个省。 (2)1939年3月,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全部领土。 3.影响 (1)法西斯国家获得众多的资源。 (2)世界大战迫在眉睫。 全面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西方国家推行的绥靖政策 1.原因 (1)英、法的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因一战而受到极大削弱,导致其不敢同德、意、日法西斯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2)1929年经济大危机导致英、法社会动荡,两国不想引发战争。 (3)因一战而兴起的和平主义思潮占据主导地位。 (4)法西斯巧妙地利用西方国家与苏联的矛盾打出“反共产国际”的旗号,欺骗了英、法等国。 (5)英、法资产阶级企图牺牲苏联和小国利益避战自保。 2.表现 (1)日本侵略中国东北,英、法控制的国联未做任何制裁,而是宣布东北“国际共管”。 (2)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英、法迫于压力,制裁意大利,但未把重要的战略物资石油列入制裁之列,实际上是一种纵容。 (3)西班牙内战,德、意支持叛军一方,英、法宣布“不干涉”,实际上是纵容德、意。 (4)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英、法、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5)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宣而不战”,是绥靖政策的继续。 3.实质 保全自己,维护既得利益,将祸水引向苏联。 4.教训 大国为维护自身利益,不惜牺牲他国利益,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在法西斯威胁人类时,世界人民应团结一致,共同对敌,将法西斯消灭在萌芽状态。   1.下面是一幅讽刺1938年慕尼黑会议中英、法等国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绥靖政策的漫画。漫画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违背国际惯例的突出表现是(  ) 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抬着空担架问狼:“打扰,请问你们是否听见一声尖叫?”狼前面的地上写着“捷克斯洛伐克”字样。 A.允许法西斯国家参加 B.推行种族歧视政策 C.大国推行强权政治 D.禁止当事国出席会议 【解析】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英、法、德、意狼狈为奸,在捷克斯洛伐克代表不在场的情况下,割其领土给德国,侵犯别国的主权,严重违背了国际惯例。 【答案】 D 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局部战争及不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局部战争 (1)中国:1931年开始的由局部抗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