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曾国藩崛起与晚清督抚专政.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曾国藩崛起与晚清督抚专政   摘 要:曾国藩创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支军阀队伍――湘军,同时是形成督抚专政局面的“始作俑者”;曾国藩的湘军是清政府苟延残喘之际的一剂强心针;相反曾国藩的湘军也松动了清朝的政治、军事结构,使满族政权开始向汉族军阀位移,中经李鸿章的淮军,袁世凯的北洋,终于不可逆转。   关键词:曾国藩 湘军 督抚专政      一八五一年震惊中外的金田起义爆发后,太平军从广西打到了长江下游地区,一八五三年三月十九日太平军攻克东南重镇南京,改名天京,设为首都,建立了与清政府相对峙的太平天国农民政权。严峻的形势,迫使清政府急忙派兵镇压,但八旗、绿营屡战屡败,于是一八五三年清政府命令大江南北各省举办团练,组织地主反动武装,曾国藩所办湘军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支军阀队伍的曾国藩的湘军就应运而生,曾国藩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军阀,是晚清督抚专政的“始作俑者”。   一、湘军不是“官勇”,而是只听命于曾国藩所指挥的“义师”   曾国藩长期在清朝京师做官,一八五三年初,他乘太平天国攻克武昌,咸丰帝惊慌失措的时机,以湖南团练大臣帮办的身份向朝廷上奏:“今欲改弦易张,总宜以练兵为要务”。清政府接到这个奏折时,太平军已从武昌打到了南京。值此东南大局不保之际,曾国藩提出以练兵为要务,特别是当时清政府国库空虚,财政枯竭之时,看到曾国藩练兵不花国家一分钱,正合咸丰之意。可怜咸丰帝被太平军打的慌不择路,竟违背了招募乡勇“终非善策”的祖训,下令曾国藩筹建湘军,以资剿匪。从此曾国藩争取到了组建湘军,向各州县索取经费的权利。   在组建湘军时,曾国藩为了使湘军成为由他控制、指挥的军队,他不仅在舆论上大肆制造他创办的湘军,是不同于“官勇”的“义师”,并且精心设计,在湘军的指挥上下功夫,使湘军仅仅服从于他的个人指挥。   曾国藩在创立湘军之初曾明确表示,他的任务是要练就一支“以忠义之气为主,而辅之以训练之勤”的新式武装,以此与勇猛善战的太平军相抗衡。因此,他不仅要按其建军思想和建军模式把湘军组织编制起来,还要考虑如何把那些朴拙耐劳,但又缺乏作战经验的乡间农夫训练成具有战斗力的武装集团。要做到这一点,曾国藩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其一,如何从思想上加强对这支军队的控制,从政治素质上保证这支军队能自愿为封建国家服务;其二,采用什么方法训练士卒,提高湘军的战斗素质,使之能担当起镇压工具的作用;其三,如何协调处理好军队在军事活动中的各种内外关系,以保证对太平军战争的顺利进行。换言之,曾国藩这三方面的考虑可以概括为思想治军、训练兼施及协调军队内外关系。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这三者均是曾国藩治军方略的基本特色。   首先,他牢牢抓住人事权。湘军中的统领帮办,必须由他亲自任命。他说湘军之规定是“营官统领挑选,哨弁由营长挑选,什长由哨弁挑选,勇丁由什长挑选。譬之树焉,统领如根,由根而生干,生枝生叶,皆一气所贯通,是以口粮虽出自公款,而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若手其私惠。平日既有恩谊相孚,临阵自能患难相关”。他把话只说了一半,而此话的真正意思是:曾国藩挑选湘军的统领,统领挑选营官,营官挑选哨弁,哨弁挑选什长,什长挑选勇丁。曾国藩如树根,其他的则像树的根、枝、叶,是连为一体的。故湘军只听命于曾国藩的指挥。   第二,在编制组织上,曾国藩也煞费苦心,基本上以县籍分立兵营,如湘乡籍的勇丁编组成营,称湘江勇,平江县的勇丁编组成平江勇等。曾国藩说由营官挑选哨官,哨官挑选什长,什长招募勇丁。他们自行召集,呼朋引类,感情一则齐心相顾,不肯轻弃伴侣,一营之中指臂相连,兵勇视营、哨,营、哨视统领,统领视大帅,皆如子弟之事其父母焉。他认为这样组织起来的部队,官兵能逐级服从,死力护其头目。所以,湘军的编制组织中浸透了宗族乡党邻里的封建宗法关系,以利于湘军服从曾国藩的指挥。由此可得出,一八五四年成立的湘军具有如下特点:一、书生为将,湘民为兵;二、兵为将募,兵归将有;三、俸饷优厚,就地筹饷;四、严格训练,强化教育。这些新的特点,纠正了经兵制的不足,从而引起了晚清兵制的重大变革。   第三,在部队的使用上,湘军与经制兵不同,曾国藩说:“勇营之知,事权专一,一营之权,全付营官,统领不为遥制。一军之权,全付统领,大帅不为遥制。或欲招兵买马,储粮制械,防剿进击,大帅有求必应,从不牵制。而今直隶六军统领,选次更换,所部营哨文武各官,皆由总督拨派前往,统领概无进退之才,综管饷项之权,一旦驱之杀敌,群下岂肯用命?总理衙门、户部、兵部层层检制,岁良将也瞻前顾后,但莫敢放胆任事”。而如何指挥打胜仗?湘军统领有职有权,不受地方督抚、户部、兵部的牵制,仅听命于曾国藩一人,这也是湘军战斗力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太平天国失败后,血腥镇压捻军的是湘军、淮军。在清朝,中国的国防军可以说是湘军和淮军,后来,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