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而复致孔凡章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而复致孔凡章札   周而复(1914~2004年),原名周祖式,祖籍安徽旌德,生于南京。早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英国文学系。20世纪30年代即参加左翼文化活动。参与创办《文学丛报》,在“左联”小说委员会出版的《小说家》担任编委。参与发表“中国诗歌工作者协会宣言”,呼吁团结抗战。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夜行集》。郭沫若作序云:“这是在重重的压抑之下压得快要断气的悲抑气息。这儿也活画了一张忧郁而悲愤的时代相。”1938年赴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任文学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1949年5月后,历任华东局统战部秘书长、上海市委统战部第一副部长、上海市政府交际处处长、人事局副局长、上海市政协党组书记等职。1978年任文化部副部长,1983年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曾任中国作协顾问、名誉委员,中国书协副主席、顾问,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常务理事等。   作为新文学家的周而复在其创作生涯中发表、出版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报告文学、杂文和文艺评论等,共计一千二百万字左右。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和《长城万里图》是他的代表作。其新诗作品,除了早年新诗集《夜行集》,晚年还有《伟人周恩来》长诗四卷出版。由于时代的影响,周而复幼时所受的教育当然少不了唐诗宋词。虽然他不常作诗词,但以笔者见及而知,和很多不知平仄的新文学作家不一样,周而复还是具备一定的诗词写作功力的。虽然我们不知道周而复与孔凡章交往的始末,但对于旧体诗词的素养与爱好无疑是他们文字往来的基础。   孔凡章(1914~1999年),字礼南,四川成都人。1927年入上海正风中学读书,1934年考入西北公路局工作,任兰州油料总库主任。抗战胜利后,到上海创办震旦物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任总经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任四川省体委围棋队主教练,为围棋事业培育了一批优秀人材。女儿孔祥明在其教导下终成一代国手。退休后定居北京,1987年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馆中诗词组组长、《诗书画》丛刊编辑。先生著有诗集《回舟集》一至四集行世,存诗词近二千首。逝世后门下弟子搜集其未刊诗文遗稿,附友朋纪念诗文,编为《回舟后集》出版。其诗取材广阔,内容丰富,密切反映时代,抒发爱国情怀。艺术上宗法历代大家而自成机杼,各体皆工。尤擅七言歌行与七律,高华典雅,俊逸清新,格调多姿,风神独具。词则出入两宋,豪婉兼容,造诣精深。诗词成就皆远越群伦,在当代诗坛享有很高声誉。   中唐诗人白居易、元稹在汉乐府及初唐古体诗的基础上,创制出七言长篇歌行,后人名为长庆体。诗中多采用声韵和谐的律化句式,平仄韵交错而行,顿挫铿锵。多用清华绮丽的词藻,宛转铺叙,风调悠扬,在叙事中含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到了清初,吴伟业(别号梅村)对此诗体又有更新的发展创造,特别是用精工的对仗句式,并融化大量的事典,使诗中的情境愈趋含蓄深厚,号称“梅村体”。孔凡章先生笃好“梅村体”,用力极深。在艺术上继承了“梅村体”典雅风华的特色,复多新创。一是大量代用传统典故与词藻,以写今人今事,并表现当代情感。能化腐为新,清丽畅达,不生僻,不晦涩。同时还吸收、提炼当代语汇,成为诗化的雅言。二是诗中运用作七言律诗的技法,大量的对使句极为精巧工整,突过前人。三是诗作的体制较前人更为宏伟,多首诗都在千言以上。   如果说诗词在现当今的艺术生活中属于旧文学,则孔凡章先生则是解放后旧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而周而复先生则是现当代新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   这封信写于1992年3月30日,根据信札的内容可知,先是孔凡章先生自陕西旅游回来之后,将自己的《回舟续集》寄给了周而复,里面还附有孔先生陕西之游的诗稿。当然,其中肯定还有一封短札讲述自己的行程及近况。因而,周而复在称颂孔凡章诗作的同时,也简要回复了自己近期的近况―二月出席了上海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周而复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第一届、第二届的副主席,第三届的顾问。1992年正是他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期间,参加上海书协的活动,顺便访亲探友,使这位对上海有深厚感情的《上海的早晨》的作者非常兴奋。“旧雨新知,促膝长谈,亦人生一大乐事也。”孔凡章先生曾经在上海学习、工作过,这也应该唤醒起他很多的回忆。   周而复真诚地邀请孔凡章去家中畅叙,并告知电话联系方式。据笔者所知孔凡章先生并没有真正去周府拜访过,二人的过从也并不是很密切。一个是新文学家,一个是旧文学家。由于文化环境的原因,孔凡章这个旧文学家的社会声望还无法和周而复这个新文学家相比,但从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新文学家对旧文学家的尊重,这其实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重。   周而复先生酷嗜书法,用功极深,兼以天姿超逸,故其书法骨力内蕴,清健绝俗。郭沫若曾评其字云:“逼近‘二王’。”但书名为其平生从事社会活动、文学创作之名所掩。1980年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会上,周而复先生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