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纸和毛笔的发展对文人画审美思想的影响
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与绘画材质的发展和改进是分不开的,绘画材质的发展改进促进了绘画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促生了绘画审美的发展和变化。中国传统绘画审美的变化从早期对形的追求到魏晋以后对“形”、“神”关系的反复讨论,并最终确立了“以形写神”“得意忘形”的审美标准。这样的变化都与同时期绘画材质的发展改进有密切的关系。
一、 纸的发展
在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主要依靠结绳记事,以后渐渐发明了文字,并开始用甲骨作为书写材料,后来又发现竹片和木片以及帛等书写材料,但是竹片过于笨重并且携带和储藏很不方便,而帛又过于昂贵,这样的书写材料不能普及,这就促使我们的祖先们去寻找更为便捷和廉价的材料来代替。于是纸的发明和运用就顺理成章了。
我们从西汉墓葬中发掘出的早期的纸张看,这时的纸多是用动、植物纤维制作而成。到东汉时期造纸技术经过改良,单利用植物纤维我们就可以制成薄纸,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造纸术做了改良,使纸的制作更加廉价而有利于推广。而这种麻纸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被用于书写之中,绘画的主要载体依然是帛这样的丝织品。魏晋以后大麻被用于造纸,这种材料造出的纸质地坚韧洁白、耐水浸,这应该是宣纸的雏形。而真正意义上的宣纸应该是在南朝时安徽歙县等地出产的一种银光纸,当时梁武帝的咏纸诗“皎白如霜雪,方正若布棋,宣情且记事,宁同鱼网时。”足以说明当时的造纸水平。隋唐是造纸术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时的纸品种和式样都基本形成,且出现了对纸的染色工艺。唐代较有名气的纸有扬州麻纸和以青檀树皮为原料制成的宣纸,还出现了一些新品种,如鄱阳白、澄心堂纸等。笺纸染以颜色,是当时的一大特色,仅四川的蜀笺,就有深红、粉红、明黄等10种色纸。到了宋代,竹、褚皮取代麻而成为主要的造纸原料。此外,纸的加工技术也得到了不断提高,除细琢外,加工中还配以蜡糨、黄檗、胶、矾、颜色、金银辅料,使纸更为光润、平滑、美观。明清时期,我国造纸业继续发展,宣纸作为主要书写材料,其产地扩大,名目众多。除玉版宣、罗纹纸、六吉纸、夹贡外,还有不少特制纸,如南禹县布纸、湖南来阳棉纸等,到了清代末年,机器造纸技术引入我国,造纸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二、 毛笔的发展
根据出土的文物和有关的历史记载,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毛笔。在商代的一些甲骨文上,有的残留着已写的但没刻的文字,这些文字笔画圆润,也就是说,这些文字是用毛笔写出来的。目前发现最早的毛笔是战国时代的毛笔,这一时代毛笔制作方法基本特点是:将笔杆的一头分成几片,笔的毛夹在它的中间,然后用细线缠住,再在笔杆的外面涂上一层漆。汉代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纸的发明,更促进了毛笔的进一步改进。笔头不仅用兔、毛,还采用了鹿毛、狸毛、狼毛等原料混合制成。其制笔之法,有的以兔毫为笔柱,羊毛为笔衣,汉代时期制笔硬、毫并用,亦可谓早期的“兼毫”。此时对于笔管的质地、装饰也渐渐地重视起来,有的还以金银为饰。笔在此时已经不仅是书画的工具,而开始成为艺术品了。秦汉之际人们有将毛笔簪戴在头上,以作装饰之用的习惯,因之笔杆较长,有20厘米左右,笔杆上还常常刻有工匠的姓名,笔尾削尖,并髹之以漆,称之“簪白笔”。“白笔”指未蘸过墨的新笔,以新笔作簪用,故名。汉代有“簪白笔”制度。汉代官员为奏事之便,常簪戴毛笔。魏晋簪笔之风不再时行,笔杆逐渐变短。隋唐的毛笔,笔头短而硬,以安徽宣城的笔风行天下。唐代的笔,以兔毫为主,大多出自宣州。选料精审,质量高超,它们受到了官府和皇室的高度重视,并且成了每年都要向皇帝进贡的“贡品”。由于唐笔的锋短,过于刚硬,故蓄墨少而易干枯,于是又发展产生了一种锋长精柔的笔。长锋笔的出现对于毛笔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它带来了唐宋时期纵横洒脱的新的书风。宋代的制笔工艺,一改晋以前的旧风,逐渐趋向软熟,虚锋,散毫。
到了元代,宣州笔声名煊赫的地位逐渐由湖笔代替。湖笔用山羊毛、兔毛和黄鼠狼尾毛,经过浸、拨、并、配等七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笔锋坚韧,浑圆饱满,修削整齐,具有“尖、齐、圆、健”的笔之“四德”。到了明清,制笔在工艺上不但讲究实用,而且更注意装饰。随着书画艺术的发展,作为工具的毛笔制作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当时用毫有羊毫、紫毫(兔毫)、狼毫、貂毫、猪鬃等不同性质的毛,并创新了毫制笔,即利用各种不同性能的毫互相搭配成中性的毫(兼毫),使笔毫软而圆健,强劲有力,达到刚柔适中,经久耐用,挥洒自如和尖、齐、圆、健的要求。根据书法、画的需要,还创新出现了揸笔、斗笔、联笔、提笔等写特大字的大型笔,以及蓄墨较多的长锋笔等新品种。笔管的装饰上也创制出了许多精巧的工艺,从质料到装饰花纹都有创新。
三、 文人画审美思想与绘画材质演变的关系
我们从毛笔和纸的发展可以看出在秦汉以前虽然已经有毛笔的出现和应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慧城市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深化设计方案(403页word).docx VIP
- 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doc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一讲 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part1.pptx VIP
- 儿童绘本改编与创作教案.pdf VIP
- JGJ-T291-2012:现浇塑性混凝土防渗芯墙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 实施指南《GB_T18944.2-2022柔性多孔聚合物材料海绵和发泡橡胶制品规范第2部分:模制品与挤出制品》实施指南.docx VIP
- 2022新能源风电场接入集控中心技术方案.doc VIP
- 白头翁的故事培智.ppt VIP
- 应聘人员登记表单.docx VIP
- 5S_培训教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