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新职业:农家女孩当上“英文纠错师”.docVIP

自创新职业:农家女孩当上“英文纠错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创新职业:农家女孩当上“英文纠错师”   如今,到中国来旅游观光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我国已经一跃成为全球第四大旅游国。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来华外国人的数量更呈“爆炸式”增长。然而有一种现象却颇令人感到尴尬和头疼,在许多城市,小到宾馆酒店的菜单,大到路名、招牌及巨幅广告标语等,大都存在英语错误,有的甚至错的离谱。这不仅给老外带来了不便,更有损中国形象。一位叫王萌的女孩从中发现了商机,她大胆当“英文纠错师”,不到两年就赚了30多万元。她是怎样成功的      有志女孩,靠做翻译读完大学      今年23岁的王萌,出生在甘肃兰州市郊区,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2002年,她不负亲人厚望,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学院。王家几代人都务农,王萌的“中举”乐得父母几天几夜没睡好觉,为了供女儿上学,他们几乎找遍了所有亲戚才勉强凑够学费。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懂事的王萌知道父母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她就决定靠做兼职养活自己。王萌的英语很棒,早在读高中时,就拿过全国英语竞赛一等奖。上大学后,她的英语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于是,女孩就试着给人当翻译赚钱。   这天,王萌应聘给景德镇驻京的一个瓷器经销行做口语翻译。尽管前来这里谈生意的外商说的是英语,但有的人地方口音很浓,并不是标准英语。而她在学校里学习的标准英语,发音比有些外商还要清晰准确。因为这个原因,有时女孩和客户会彼此听不懂对方的话,外商反而会责怪她英语不流利,这里就有个如何巧妙应对的问题。   一天,美国商人约翰来到瓷器柜前,指着餐具叽里呱啦地说了一大通。瓷器行老板见外商有兴趣,很高兴,十分信任地望着王萌。可约翰的方言很重,英语口语很不标准,女孩只听懂了几个单词。但她不能对约翰说“pardon”,因为约翰肯定觉得自己的“原装英语”相当标准,让他pardon一定会伤害他的自尊心,生意就要泡汤;再说,要是王萌“听不懂”外商的话,肯定会被老板炒鱿鱼的。在两难之际,女孩想到了一个妙招;她觉得约翰指着餐具说话,无非就是问餐具的质量、包装之类的问题。王萌故意放慢语速,几乎是一字一顿地介绍餐具的质量如何好,包装如何精美。约翰一听,连连说NO,把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这次,王萌又听懂了几个词,结合上次听到的词,她灵活机智地做了推测,最后成功地破译了约翰的意思――他是问瓷器的含铅量是否符合国际标准。老板在得知了外商的意思后,马上拿出产品质量国际标准体系认证书,约翰满意地点点头,签下了一大笔合同。老板很高兴,一个劲儿地夸奖王萌的英语水平高。从此,她成了这家瓷器行的“专职翻译”。   进入大四后,王萌还主动为一些,小公司翻译文件、数据,虽然报酬很低,每千字仅有100元左右,但却增加了收入。更可贵的是,她的“实战”水平不断提高,以至后来连商务英文撰稿都不在话下。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撰稿人在充分理解客户的意图后,从文章结构、内容取舍到遣词造句必须得按照欧美商界人士的思维模式和语言习惯直接用英语编写。   就这样,靠着自己的顽强打拼,王萌顺利读完了大学。4年间她不仅没向父母伸手要过一分钱,相反,还给患心脏病的母亲寄去很多药品。      自创新职业,当上“英文纠错师”      2006年大学毕业后,王萌决定留在北京发展。原以为自己的英文很棒,进外企当白领应该不成问题,没想到却屡屡碰壁。   国庆节那天早晨,她路过西单一家商场时,发现商家正在搞促销活动。看到门口显眼的双语广告牌,女孩一下就惊得目瞪口呆。原来,对方把免洗杯、免洗碗等“一次性用品”,译成了a time sex thing(一次性交行为的东西),不仅错得离谱,更有损城市形象。   王萌本想一走了之,却突然想到,这要是让老外看见,不笑掉大牙才怪。岂不太丢中国人的脸?于是她走进商场,告诉负责人“一次性用品”的正确译法。那位老板十分感激,马上掏出500元钱塞给她,作为酬谢。   举手之劳就得到500元,让王萌感到意外又兴奋。第二天,她特意上街逛了一圈,看能否发现类似的英文错误。没想到,细心观察下来她不禁吓了一跳,从英语标识牌到广告标语,闹笑话的还真不少。有的是拼写错误,有的是语法错误,有的是翻译错误。   王萌暗想,近年来我国已一跃成为全球第四大旅游国,尤其是到北京来旅游观光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每年达上百万。为了方便外国友人,许多商场、饭店、医院、酒吧等场所用的都是中英文双语招牌,但是,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要把中文准确翻译成英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一家酒店把其店名下的英文译名“HOTEL”写成“hotel”,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这是很明显的语法错误。其实这还算最轻微的;严重一些的是根据字面意思直译,结果出现了中国人似懂非懂,外国人完全不懂的情况。比如在美国网站流传最广的一个笑话:一家炸鸡店把“童子鸡”的招牌翻译成了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