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沧州市降落漏斗、地面沉降发展演化规律及防治对策研究.pdf

沧州市降落漏斗、地面沉降发展演化规律及防治对策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Journal 166号/2005/13(增刊)CNl卜3249/PofEngineeringGeology 京新出报刊(2005)z 工程地质巡 沧州市降落漏斗,地面沉降发展演化规律及防治对策 张熟刘增寿田小伟周亚楠王彦静黄云龙姚万森 (河北省地勘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沧州061000) 摘要沧州市形成了区域性深层水降落漏斗,发生了严重的地面沉降。至2001年,中心累计沉降量为2236mm,导致了城 市内涝积水、河床下沉、管道破裂等一系列相关问题。本文通过大量资料分析,深层地下水等流体的开采是沧州地面沉降产 生的主要应力来源,过厚的可压缩粘性土层是地面沉降产生的物质基础,并通过沧州市不同时期地面累计沉降量和水位降深 的相关分析建立了相关公式,提出了警戒水位降深(临界)值40m和限制水位降深(止采)值70m。通过分析研究认为控制 地面沉降要从源头入手,在目前外调水源不能满足的情况下要开源、节流,充分利用本区咸水资源,改变用水方式,减缓深 层水位下降速率,削弱地面沉降的应力来源以达到控沉目的。 关键词降落漏斗地面沉降影响因素演化规律防治对策 l 前言 本区的第四含水岩系自上而下划分为四个含水 组,第一含水组底界埋深40-60m;第二含水组底 沧州市位于渤海西岸,地理环境优越,发展前景 20-1 界埋深1 70m}第三含水组底界埋深250-350 广阔。然而沧州市又是河北省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 m;第四含水组底界埋深350-550m。第三系含水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 为矿泉水的主要产出层,分上新统明化镇组,底界埋 长期超采深层地下水使水位持续下降,形成了区域 性降落漏斗,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已近百米。随着漏斗 的持续发展,地面沉降不断加剧,到2001年沧州市 8000m,是生油一含油地层。 沉降区中心累计沉降量达2236mm,已成为全国地面 沉降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其影响和破坏愈演愈烈。对 3 区域降落漏斗、地面沉降现状及发 地面沉降的规律和机理研究,采取可行的防治措施, 对沧州市防灾减灾、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展演化规律 笔者近几年调查成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取得了一 沧州市降落漏斗和地面沉降都经历了缓慢发育、 些新认识,以期对沧州市的防灾减灾工作有所帮助 和借鉴。 快速发育、严重发育三个阶段,地面沉降的发展滞后 降落漏斗一个时段。 2区域地质概况 沧州降落漏斗形成于20世_生E60年代末一70年代 初期,据有关部门监测数据表明1970年一1975年,降 落漏斗规模小,中心水位埋深22.7m,地面沉降仅发 沧州市位于河北平原东部,渤海湾西岸,由冲积 生在漏斗的中心地带,沉降速率一般小于lOmm/a; 平原、冲海积平原、海积平原组成,海拔一般2-15m, 1975-1980年随着开采量不断增加;漏斗发展迅速, 地势平坦开阔,在海兴小山地区有火山堆积地貌。 地面沉降量也随之不断增加,80年代漏斗进入快速 沧州市为深覆盖平原,区内新生界上第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