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指要.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指要

L/O/G/O 浙江省义乌中学 李清 考点说明 一般论述类文本,主要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议论和说明类文章。其考点为: 1.理解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⑵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⑶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一般论述类文本主要从语文阅读理解的角度,考查对“高浓度信息”的快速阅读理解与把握的能力。 选文特点 1.时代感强 常关注最新的考古发现,最新出现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世界政治形势等。内容基本是人类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成果。 2.内容单一,结构相似 科技类说明文,一般是围绕一个概念展开,对这个概念从几个方面加以阐释。弄清: ①文章的概念(说什么) ②分析概念(怎么说:导因/困难/用途/功能) 解题方法探究 许多同学往往拿到一份试卷,语料还没来得及看就匆匆答题,结果答得不够理想,这是造成论述类文本得分起伏不定的主要原因。 因此,我们在平时加强训练的同时,千万不要漠视质的提升,要把一份题目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解题方法探究 科技文阅读的解题方法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养成一练四读的习惯,解题其实并不难。所谓一练四读,即: ①初读语料,了解语料的基本内容与精神实质; ②二读题干及选项,大致把握命题的数量、命题范围、各题主要信息点; ③三读语料,快速从语料中找到各题干及选项的对应点; ④四读题干及选项,根据语料内容比较各选项,排除干扰项。 初读(圈点勾画) ——划读原文,标示重要信息 ①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 ②重要问题及概念前后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 ③关联词 ④中心句、要点句及过渡句。 ⑤特殊句(判断句或有判断意义的句子;双重否定句;疑问句等) 二读(题干、选项) 1、题目要求是什么:正确还是不正确的项。 2、提示方面:三类提示词 ①“解释”“理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因应注意“内容方面”和“程度差异”; ②“推测”“分析”——考查对文章延伸意义的理解,错因常在“程度差异”与“逻辑错误”; ③“原因”“证据”——考查对文章逻辑关系的理解,错因与②同。 三读(回归语料,筛选信息) ——找区位,找差别,找错因,找答案。 1、审题干,找区位。阅读选项,找到对应区位。 2、找差别,包括内查语意与外查关系。 内查语意。对照原文,精读相应文字,查找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细微)差别,如程度、范围、角度、先后顺序等。 外查关系。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话题关系——与前后文是否属于同一话题;逻辑关系——在逻辑上与前后文是否一致。 四读(比较干扰项) 联系上下文划区比照题肢,比照互证邻里试题的题干、题肢。 下面为大家列出选择肢中常见的十大“雷区”。 ⒈ 以偏概全 从范围上对内容进行随意扩大,即有意把原材料中对某类事物的一部分所作的判断扩大到某类事物的全体。(也可能缩小) 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例如一些、有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 全部、有时、凡、全、都、所有、一切、各种等。可以用笔画出来,或者作特殊的标志。 【例1】 比如藏医,很长一个时期,它的传授是在寺庙中以隐秘的方式进行的,它用青藏高原所独有的植物、动物、矿物和食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包括癌症、中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 【试题】关于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中医学能治疗包括中风在内的所有疑难杂症,西医学对这些病则感到束手无策。 【例2】 它具有强烈的熏蒸作用,能杀灭许多有害生物,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试题】根据文意,下列对溴甲烷最受农民欢迎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溴甲烷是一种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的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例3】 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运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合上叶子“睡眠”;捕蝇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种“睡眠运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不解之谜。 【试题】以下对“植物睡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指植物的叶子为适应外界环境而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 ⒉混淆范围:已然未然、或然必然 指命题者故意忽视原文中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将会等修饰限制语,把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或者“或然”与“必然”不分,或者“已然”与“未然”混淆,以假当真。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