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都”的逻辑语义与“都字句的信息结构’
黄瓒辉石定栩
“都”的逻辑语义功能是近年来语法研究的热点,“都”字句的
信息结构也有相关文章讨论。本文在进一步观察“都”字句信息结
构的基础上,试图探讨“都”的逻辑语义功能与“都”字句信息结构
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都”字句信息结构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
是由“都”作为分配算子或全称量词的逻辑语义功能所决定的。
一“都”字句的信息结构
黄瓒辉(2004,2006)观察了“都”字句的焦点结构,提出“都”字
句焦点结构的特点为:“都”所量化的对象为话题性成分,“都VP”
为焦点域,形成“话题一焦点域”二分的结构。①袁毓林(2005b)提
出“都”所关联的NP和“都VP”之间必须有话题和说明的述谓关
系。“话题一焦点域”或“话题一说明”的结构是句子无标记的信息
结构模式,“都”字句采用这种信息结构模式,不像某些特定句式如
准分裂结构那样特殊,似乎没有特点。其实不然。“都”对其量化
对象的话题性的强制性要求,是“都”字句在信息结构上的最大特
色,成为制约“都”的分布的主要因素。一个对象能否受“都”的量
化,关键在于其是否具有强话题性,以此,我们可以解释“都”跟限
定量化词(determiner
quantifier),如“多数”、“少数”、“一些”、“某
*本文的研究受香港理工大学科研项目基金G—YX73的资助。
96
些”等的共现问题。
1.1“都”的量化对象的语用特点
须为话题性成分。
(1)a.’一些人都看不惯他的做法,纷纷写信举报他。
b.那些人都看不惯他的做法。纷纷写信举报他。
(2)A:你们班有哪些同学去献血了?
B:。我们班有小张、小李、小王都去献血了。
“一些”和“那些”的区别是有定形式和无定形式的区别。(1)
表明,“都”所量化的对象必须是有定形式。对于有定形式对应的
但是,并非可别的对象都能成为“都”的量化对象,(2)表明,可别的
对象如果处在焦点中,是不能受“都”的量化的。这说明,“都”的量
化对象必须是话题性成分,“都”对其量化对象除了语义上的复数
性的要求外,还有语用上的话题性的要求。②
1.2“都”的量化对象的不同形式
“都’的量化对象应具有话题性”,可以涵盖“都”的各种形式
的量化对象的共同特点,特别是可以解释“都”与某些限定量词,如
“多数”、“少数”、“一些”、“某些”等的共现问题。“都”的量化对象
以是否带限定量词为标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带限定量词的
(3)(4)所示。③不论是量化NP,还是非量化NP,能受“都”量化的,
都可以归结为是其话题性使然。
(3)a.他们都是学生。 b.小张、小李和小王都去献血了。
C.我父母都出差了。d.这些书都是我的。
e.来的都是他的同学。 f.来的都是客。
(4)a.多数/许多/大部分/大多数同学都不同意这个方案。
97
b.每个/所有的学生我都喜欢。
(3)中“都”量化的对象是非量化NP,其语用特点较为明显。
带限定词的短语((3d)),④或“的”字结构((3e)),都是有定形式,
都指称可别的对象,因此都具有话题性,在不受具体语境约束的情
达,因通指表达的所指涵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对象,因而可以看作跟
有定形式一样,表示可别的对象。⑤
(4)中“都”量化的对象是量化NP。就语用特点而言,量化
NP的情况较非量化NP复杂。依限定量化词的不同,量化NP的
语用特点也不同。限定量化词有量化强度的差别,类似every、
few、
all、most等量化词为强量化词(strongquantifier),而a
some、three等量化词为弱量化词(weakquantifier),强量化词不
能出现在存在结构中,弱量化词则可以出现在存在结构中(Mil—
sark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自我”探寻之旅解读伦道夫·斯托的《归宿》研究.pdf
- “自我”与“世界”的双重“他者化”——关于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的思考研究.pdf
-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与我国生态保护的立法理念研究.pdf
- 中国工业废水污染防治与“十一五规划”要求研究.pdf
- “边缘关怀”的思想逻辑与理论表达——拾掇索亚《寻求空间正义》文本中的一个思想碎片研究.pdf
- “长善救失”视域下的中学化学教学研讨.pdf
- “超级女声”给广告传播的借鉴与启示——兼论广告传播的有效性研究.pdf
-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现状发展建议研究.pdf
- “道不可说”与“道不离言”中古语言文学观及审美意识发展的佛禅理路研究.pdf
- “道法自然”思想与当代楚地建筑设计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