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怀珠-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ppt

舒怀珠-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舒怀珠-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舒 怀 珠 主要内容 由于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对房屋的整体性、抗不均匀沉降性、抗渗性和抗震性等均较好,故逐渐代替了传统的预制板;但由于各种原因,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极易产生大小不一的裂缝,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的裂缝问题是目前倍受关注的工程问题。严重的裂缝会影响到楼板的承载力,降低楼板的耐久性,并给用户造成恐慌感。从微观概念上说,混凝土的裂缝难以避免。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对所有的裂缝都进行严格限制不太现实。裂缝虽然难以避免,但其有害程度可以控制。 请各位专家批评指导 Content Layouts Content Layouts Content Layouts Content Layouts Content Layouts Content Layouts Content Layouts Content Layouts Content Layouts Content Layouts Content Layouts Content Layouts Content Layouts Content Layouts Content Layouts Content Layouts Content Layouts 混凝土凝结及工作温度的变化都会引起楼板收缩或伸长,如果收缩引起的应力大于楼板的抗拉强度,楼板就会出现裂缝。施工时水灰比或工作温差越大,这种现象就越严重。单向板(特别是楼梯间屋面等狭长形板)或长短边比例较大的双向板,往往出现垂直于长边的裂缝,这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引起。 因房屋的主体施工多发生在春季或夏季,昼夜温差较大,混凝土终凝前变化剧烈,易产生裂缝。在现浇楼板的施工中,由于楼板混凝土一次浇筑面积过大,表面积与空气接触面积也大,水化热使板面温度很高,如养护时覆盖保湿措施不当,就会加快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加速混凝土收缩速度,使板内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产生裂缝。另外,室内外温差变化较大,也可引起一定的裂缝,事实上许多裂缝往往是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综合引发的。 目前设计中钢筋混凝土楼板大多采用井式楼盖的布置形式,由于楼板受周边梁的约束,梁的截面刚度远大于楼板的刚度,在水平方向上楼板的收缩变形大于梁,从而使板内出现拉应力。 另外,在外界气温影响下,随着热胀冷缩的反复作用,产生的温差应力也会在外纵墙与山墙的交界附近的楼板角部产生较大的主拉应力,混凝土收缩应力和墙的温差应力的叠加,当板内拉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楼板就会产生裂缝。设计上板内配筋都按平行于板的四边的布置形式,板转角处对角线方向的抗拉能力最薄弱。这就是此种裂缝均出现在板的转角处,并呈45°斜向放射状的原因 2) 施工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时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等,都可直接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塑性变形,致使混凝土早期强度低或低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 按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规定:一般跨度的楼板在其混凝土强度大于75%的设计强度后方可拆模,当施工荷载产生的效应大于板的承受能力时,必须经过验算,加设临时支撑。有些项目为赶进度盲目快上,施工过程中过早拆模,施工荷载大大超过楼板的承受能力,导致楼板出现早期裂缝。另外,拆模时间可根据浇注楼板时实验室制作的试块强度确定,但应请设计单位验算批准,如果施工荷载大于使用荷载,可以请设计单位加大设计荷载,重新配置板的钢筋。 3) 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平压光,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Ca(OH)2与空气中的CO2作用生成CaCO3,引起表面体积碳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板面龟裂。 4) 钢筋绑扎时,现场施工人员行走不注意保护,加之负弯矩钢筋未设置马凳支撑或马凳间距不足,则易把板面负筋踩弯,致使板有效高度减小,造成支座处板的抗负弯矩,承载力下降,导致板面出现裂缝。 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楼板支座负筋给出了最小构造配筋是Φ6@ 200。从设计配筋上来看,这一规定是可行的,但从实际工程来看,采用Φ6钢筋强度不够。在施工中楼板支座的负弯矩钢筋常被施工人员踩踏下沉,致使负弯矩钢筋有效高度太低而发挥不了构造钢筋的作用;有时由于施工单位为了迎合发展商的进度要求,在楼板混凝土还没有达到强度时,就上人操作甚至堆载,使楼板产生过大的变形,导致裂缝的产生。 5) 保护层偏大产生裂缝。由于板负筋骨架刚度较小,施工单位又未采取确保有效高度h0的措施,加上人为的踩踏,导致板内负筋下塌,板负筋的保护层达不到规范要求,因此过厚的混凝土极易被拉裂。 6) 混凝土养护期间,混凝土板表面的施工荷载超过模板支撑设计荷载,致使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