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讲稿87.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过敏性紫癜—讲稿87

过敏性紫癜—讲稿 一、概述 1.定义:最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 2.临床特征:皮肤紫癜、消化道粘膜出血、关节肿胀疼痛和肾炎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还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 3.发病情况:任何年龄可病,尤以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发病者多,1岁以内少见,男性多于女性(约1.4~2:1)。四季可病,春秋季多。部分病人再次接触过敏原可反复发作。肾脏受累的程度及转归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 4.祖国医学认识:属于中医学“血证”、“紫癜”、“肌衄”、“葡萄疫”等范畴。 (1)《灵枢·百病始生篇》中就有:“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 (2)《诸病源候论·斑毒》说:“斑毒之病,乃热气入胃,而胃主肌肉,其热挟毒,蕴积于胃,毒气熏发于肌肉,而赤斑起,周匝遍体。” (3)《外科正宗·葡萄疫》:“葡萄疫,其患生于小儿,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发在遍体头面。乃为腑证,自无表里。邪毒传胃,牙龈出血,久则虚入,斑渐方退。” (4)《证治准绳·疡医》紫癜风:“夫紫癜风者,由皮肤生紫点,搔之皮起,而不痒疼者是也。此皆风湿邪气客于腠理,与气血相搏,致荣卫否涩,风冷在肌肉之间,故令色紫也。” 二、中医病因病机 1.病因:以感受外邪、饮食失节、瘀血阻滞、久病气虚血亏为主。 2.病机:过敏性紫癜皮肤紫癜、皮疹多形易变,关节肿痛发无定处,并有皮肤瘙痒,符合“风者,善行而数变”及“无风不作痒”的风性特点。 (1)风热伤络:由于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经脉未盛,卫外不固,易受外邪侵袭。风热之邪从口鼻而入,与气血相搏,灼伤脉络,血不循经,渗于脉外,溢于肌肤,积于皮下,则出现紫癜。气血瘀滞肠络,中焦气血阻遏则腹痛便血;若风热挟湿,或与内蕴之湿热相搏,下注膀胱,灼伤下焦之络,则尿血;瘀滞于关节内,则关节肿痛,瘀热在里,可使病情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六淫之邪易从火化,若热毒内扰,湿热素盛,日久郁热化毒化火动血,灼伤络脉,迫血妄行,血液溢出常道,外渗肌肤则为紫癜;从清窍而出则为鼻衄;损伤胃络,热结阳明则吐血;热邪循胃之脉络上行至齿龈则为齿衄;下注大肠或膀胱则便血、尿血等。湿热下注,则下肢浮肿。若热毒炽盛,内迫营血,内扰心神,可烦躁不安,神昏。 (2)饮食内伤,湿热内蕴,迫血妄行:小儿脾常不足,若饮食不节或食入不适之品,导致脾胃运化失司,内热聚生,外发肌肤,迫血外溢而成紫癜。 (3)正气不足,脾不摄血:禀赋不足,或疾病反复发作,气血耗损,虚火内生,瘀阻脉络,脏腑受累,使脾不能统血,血失统摄,不循常道,溢于脉外,留于肌肉脏腑之间而出现紫癜、便血、尿血等气滞血瘀证。 3.临床以阳证、热证、实证为多,若迁延不已,反复发作则表现为虚证及虚实夹杂之证。 三、病因和发病机制 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机体对某些过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而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增高,导致皮下组织、粘膜及内脏器官出血及水肿。通常认为感染(包括细菌、病毒、特别是柯萨氏B型病毒、寄生虫等)是最为多见的病因;其次为食物中异性蛋白质(如鱼、虾、蛋、乳等);其他如药物(抗生素、磺胺类、解热镇痛剂、镇静止惊药等)、花粉、虫咬、预防接种等都有可能是本病的诱发因素。 过敏使具有敏感素质的机体产生变态反应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着于全身的小血管壁,引起血管炎为主的病理改变。造成组织损伤的免疫反应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的:一是速发型变态反应,无补体参与,体内产生的抗体与再次进入体内的抗原发生免疫反应,造成组织和器官的无菌性炎症;另一种方式有补体参与,产生自身抗原,形成自身抗原抗体复合物,造成组织和器官损伤。 四、病 理 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为弥漫性无菌性血管炎,除毛细血管外,还可累及小动脉和小静脉。急性炎症反应,血管周围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嗜酸细胞浸润。红细胞经血管壁渗出,发生水肿,邻近血管的胶原纤维肿胀。血管壁有纤维样坏死及间质水肿。重者呈坏死性小动脉炎。本病的病变范围相当广泛,可累及皮肤、关节、胃肠道、肾脏、心脏、胸膜、呼吸器官、中枢神经系统、胰腺、睾丸等。 五、临床表现 (一) 症状及体征 1.前驱期症状:发病前1~3周常有低热、咽痛、上呼吸道感染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2.典型症状:临床上由于病变的部位不一而有不同表现: (1)皮肤症状:以下肢大关节附近及臀部分批出现对称分布、大小不等的斑丘疹样紫癜为主,反复发作于四肢臀部,少数累及面和躯干部。皮损初起有皮肤瘙痒,出现小型荨麻疹或红色圆型丘疹,压之褪色,继而色泽增深,呈紫红色,压之不褪色,最后变为棕色而消退,不留痕迹。重者可发生水疱、血疱、溃疡及局部坏死。部分可伴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多形性红斑。 (2)关节症状:可有单个或多发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