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一一魏晋风骨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docVIP

陈寅恪一一魏晋风骨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寅恪一一魏晋风骨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的登录状态 忘记密码|注册 陈寅恪一一魏晋风骨°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谶谣 用兵若神632楼 (五)卢水胡 《晋书》一二九《沮渠蒙逊载记》云: 沮渠蒙逊,临松卢水胡人也。其先世为匈奴左沮 渠,遂以官为氏焉。 又《魏书》四下《世祖纪下》云: 太平真君六年九月,卢水钥盖吴聚众反于杏城。 《南齐书》五七《魏虏传》云- 初,佛狸讨羯胡于长安,(按此羯胡指盖吴言,详见 《魏书》一一四《释老志》。〉杀道人且尽。 又《魏书》二《太祖纪》天兴元年四月云: 豚城屠各董羌、杏城卢水钥郝奴各率其种内附。 按《宋书》九八《氐胡传》称大且渠蒙逊世居卢水为酋 豪。且渠即沮渠。沮渠蒙逊既是张掖临松人,又世代 居住于卢水,则卢水当流经张掖之境。沮渠蒙逊之被 称为卢水胡人,是因为他在卢水流域住过。住在这一 带的胡人都被称为卢水胡人,固不止沮渠蒙逊一人, 也不止沮渠蒙逊所属的一个种族。这又可见地区关系 的重要。 《读史方舆纪要》六三有沮渠川,谓在张掖镇东 南,又谓沮渠蒙逊世居张掖临松卢水,即此川矣。后 人因谓之沮渠川。《水经注》一湟水注弓I《十三州志》 谓西平、张掖之间,为大月氏之别,小月氏之国。 西平郡在张掖东南,而沮渠川《卢水)亦在张掖东南, 即在西平、张掖之间。据此,沮渠蒙逊当出自小月氏。 盖旲是羯人,郝奴之.郝是乌桓姓。此二人之被称为卢 水胡,当与进人卢水地区有关。卢水胡并非就在卢水 不动,他们是有迁徙的。《魏书》三〇《尉拨传》说尉拨 出为杏城镇将,在任九年,大收民和,山民一千余家、 上郡徒各、卢水胡八百余落,尽附为民。可知徙居杏 城一带的卢水胡很多。郝奴、盖吴虽非小月氏之种,伹 既在杏城卢水胡人居地,便都被称为卢水胡人了。其 本来种族反而不显。 以地区分,进一步就是以接受某一地区内某一主 要民族的文化分,这点到下篇及讲北齐时再详谈。 举报 | 谶谣 用兵若神633楼 第七篇胡族的汉化及胡汉分治 魏晋时期,进入中原的各族,在文化上、社会经济 上都在汉化,虽然深浅不同,也不是整齐划一,但表明 了一种倾向,胡族与胡族之间的融合,将让位于胡汉 之间的融合;以地域区分民族,将让位于以文化区分 (一)胡族的汉化 在文化方面,胡族上层的文化都很高。先看匈奴。 刘渊(元海〉。《晋书》一〇一《刘元海载记》略云: 刘氏虽分居五部,然皆家焐晋阳汾润之滨。《元海) 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 书》,尤好《参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略皆诵之。《史趴 《汉》、渚子无不综览。咸熙中为侍子,在洛阳。 刘和。同书同卷《刘元海载记》附子《和传》略云: 和好学夙成,习《毛诗》、《左氏春秋》、《郑氏易》。, 刘宣。同书同卷《刘元海载记》附《刘宣传》略云: 刘宣好学修絜,师事乐安孙炎,沉精积思,不舍昼 夜。好《毛诗》、《左氏传》。炎每叹之曰:宣若遇汉武,当 逾于金日也。学成而返,不出门闻,盖数年。每读《汉 书》,至《萧何》、《邓禹传》,未尝不反复咏之曰:大丈夫 若遇二袓,终不令两公独擅美于前矣。(晋》武帝以宣为 右部都尉 刘聪。同书一〇二《刘聪载记》略云: 刘聪,元海第四子也。幼而聪悟好学,博士朱纪大 奇之。年十四,究通经史,兼淙百家之言,孙吴《兵法》靡 不诵之。工草、隶,善属文,著《述怀诗》百余箱,赋颂五十 余篇。 上举刘渊、刘和、刘宣、刘聪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都好学,都喜读经史。刘渊、刘宣且曾拜汉人崔游、孙 炎为师。刘聪不仅善书法,而且善诗文。所作《述怀 诗》达百余篇之多。由此可见这些人汉文化程度之高。 刘渊以他的汉文化程度,在起兵之后,冒充汉后,以相 号召。《晋书》一〇一《刘元海载记》略云: (元海)下令曰:曹操父子凶逆相寻,故孝憨委弃 万国,昭烈播越眠蜀,冀否终有泰,旋轸旧京,何图天未 悔祸,后帝窘辱?自社稷沦丧,宗庙之不血食四十年于兹 矣。孤今猥为群公所推,绍修三祖之业,以大耻未雪,社 稷无主,勉从群议。乃赦其境内,年号元熙,追尊刘禅为 孝怀皇帝,定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 《资治通鉴》八五晋惠帝永兴元年十月条胡注云: 渊以汉高祖、世祖、昭烈为三祖,太宗、世宗、中宗、 显宗、肃宗为五宗,, 这是以汉朝宗室自居,以恢复汉朝自命了。刘渊并不 姓刘,《晋书,刘元海载记》记其冒姓刘氏的原由云: 初汉高祖以宗女为公主,以妻冒顿,约为兄弟,故 其子孙遂姓刘氏。……吾又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 绍,不亦可乎? 兄亡弟绍,成汉高之业,这是刘渊综览《史》、《汉》 想出来的复呼韩邪之业的策略。 石勒。《晋书》一〇五《石勒载记下》云: 勒雅好文学,虽在军旅,常令儒生读史书而听之, 每以其意论古帝王善恶,朝贤侮士听者莫不归美焉。尝 使人读《汉书》,闻那食其劝立六国后,大惊曰:此法当 失。何得遂成天下?至留侯谏,乃曰卜赖有此耳。, 石弘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