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交流2-相标志(颜色岩性结构)
沉积相标志(颜色岩性结构) 2012-10 继承色 主要取决于碎屑颗粒的颜色,即继承的母岩的颜色。 自生色 沉积和早期成岩过程中自生矿物的颜色。 继承色和自生色是碎屑岩的原生色→判断沉积环境 红色、黄色→氧化环境; 绿色→半氧化环境; 灰色、黑色→还原环境。 次生色——次生色不能作为相标志 后生或风化作用阶段,新生成的次生矿物造成的颜色。 颜色的成因 岩石的颜色←岩石的成分←染色物质(色素) 色素离子:Fe3+、Fe2+、Mn2+、S、C(有机碳) 1.暗色(灰、灰黑、黑色) 有机碳、黄铁矿 2.红色(紅、紫、紫红) 赤铁矿、褐铁矿 3.过渡色(绿、黄绿、黄色) 海绿石、伊利石、孔雀石 (1)砾岩 沉积成因 风化残积砾岩 洪积砾岩 河成砾岩 滨岸砾岩 深水(湖、海)砾岩 冰碛砾岩 非沉积成因 断层角砾岩、岩溶砾岩 (1)砾岩 残积角砾岩(砾石级风化壳) 母岩风化的碎块原地堆积而成 特点 砾石无分选和磨圆,成分单一 沿剖面向下过渡为下伏母岩 沙漠沉积中的岩漠 (1)砾岩 滨岸砾岩 颜色:浅色为主。 成分:单一,成熟度高。稳定组分硅质砾石多 结构: 成熟度高。粒度集中、磨圆好、分选好(累积曲线陡,概率图滚动次总体为主)、杂基少、胶结物多。 构造: 层理。若有扁平砾石,其最大扁平面应向深水(海) 方向倾斜、倾角较小;砾石长轴方向应平行海岸线。 其它 砾石中常含生物碎片,完整者较少。如果是底砾岩,层位稳定、延伸较远,横向分布较广。 河成砾岩 成分成熟度较低分选较差,粒度分布为双峰。 砾石最大扁平面向源倾斜叠瓦状,倾角15~30°。砾石长轴与水流方向垂直,在近岸处与岸线平行。 透镜状产出,底部具冲刷面。 (1)砾岩 洪积砾岩 山区洪流在流出山间峡谷进入平原时,流速骤减,致使携带的碎屑物质快速堆积而成 沿山麓分布,厚度巨大,有的可达几千米 特点 砾石粗大 分选很差,磨圆度很低 填隙物多为红色 多呈透镜体和楔状体 (1)砾岩 冰川砾岩和角砾岩(冰碛岩) 粉砂和泥级碎屑含量多 成熟度极差,成分复杂 砾石多呈棱角状,表面有擦痕 层理不清楚,常呈块状 砾石排列不规则 滑塌角砾岩 在地形陡峻地区的边界地带,因崩塌或沿斜坡滑动形成 分选很差,磨圆度不等。 厚度变化大,常呈透镜状产出。 (1)砾岩 (2)砂岩 石英砂岩类 Q50% F25% R25%——石英砂岩、长石质石英砂岩、岩屑质石英砂岩、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 石英砂岩 长期、多旋回再沉积的产物。 出现环境 滨岸(湖)、滩坝沉积体 风成沉积 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都很高的石英砂岩是长期风化、分选和磨蚀的结果,不会是直接来源于花岗岩,而是来自早先存在的砂岩的改造。通过对砂的磨蚀实验和现代大河流的观察,证明不论河流多大,其沉积物总含有相当数量的长石和岩屑。不稳定组分经过长期反复作用,才会彻底破坏以致完全消失,从而使石英高度富集并被磨圆。 (2)砂岩 (2)砂岩 长石砂岩类 母岩是富含长石丰富的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类, 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 强烈的侵蚀、快速堆积的条件, 埋藏后的蚀变作用很弱 构造活动比较强烈的地带(如断陷湖盆) 按长石砂岩的形成条件,成因 基底型 富含长石的母岩遭受风化后,残留在原地而成 分选磨圆差,厚度不大,横向分布不稳定。 构造型 构造活动区,如山间坳陷、边缘坳陷地区的河、湖环境中,厚达数百米,常与类似成分的砾岩、粉砂岩和页岩共生 我国东部油田主力含油层 地形高差大 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 构造活动强烈 岩石快速风化、快速沉积 (2)砂岩 实例 A.河北唐山中上元古界长城系底部 基底型 不整合在太古界之上,由花岗岩质岩石风化而来。 长石50%,粘土质胶结为主主要为微斜长石和正长石,次为斜长石。长石较新鲜 分选不好,圆度中等 肉红色 B.安徽巢湖侏罗系象山群河流相长石砂岩 (2)砂岩 岩屑砂岩 R25%,F25%,Q75%。 分布较为广泛,占全部砂岩的1/5到1/4。 形成条件与长石砂岩基本类似 构造活动强烈 母岩强烈剥蚀(物理风化为主) 沉积物快速堆积,特别是石灰岩岩屑和火山岩岩屑 出现环境 河流、湖泊、冲积扇、重力流 杂砂岩类 粘土杂基大于15%,分选不好,砂泥混杂的砂岩 形成条件与长石砂岩、岩屑砂岩类似, 需要侵蚀、搬运和沉积过程快速进行 可以形成于不同的气候条件,也与长石砂岩类似。 反映的物源区比长石砂岩更丰富。 出现环境 急剧沉降的地槽或裂谷盆地中 深水重力流沉积中较常见 实例 渤海湾盆地沙河街组中杂砂岩占相当大的比例,也是主要的油气产层之一。 (1)紫红、灰红、浅灰绿色的杂砂岩 泥质杂基含量高达40~50%,砂泥混杂 块状层理和生物扰动发育,有时见递变层理、波状层理、平行层理、上攀层理和冲刷—充填构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