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物理基础要点及解题方法、技巧
一、机械运动
1.刻度尺测长度。基本单位:米, 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2).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例如:1,926m,准确值为1.92m,估读值为0.006m,分度值为:1cm。
3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4.时间的测量:
5.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6. 参照物:与参照物有位置变化,则物体运动。
7.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8.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9. 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
10.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s=vt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1米/秒=3.6千米/小时。
11. 平均速度:用公式:v=s/t; 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二、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应用:敲击发声:被敲击物体振动;吹奏发声:空气柱振动发声。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应用:在一根长钢轨一端敲击一下,另一端能听见几次声音?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敲击一次,另一端将听见几次声音?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 vt /2 应用:深海测距,汽车测速等。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刺耳与否,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震耳与否,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3)音色:辨别区分物体。与材料、结构有关。
应用:波形图区分三特征: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应用:.声音能传递信息----B超,回声定位;声音能传递能量---碎石,清洁物体。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核爆、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
三、物态变化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测量:利用等比例法计算真实温度、实际温度等。
应用:例题:一支温度计标度不准确,但刻度分布均匀.用此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为5℃;插入沸水时,示数为95℃.
(1)用此温度计测某液体温度时,示数为23℃,则实际温度为多少?
(2)如果当时室内气温为25℃,此温度计上示数该为多大?
(3)若测某一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示数恰好与实际温度相同,此时的温度是多少?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注: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凝固过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减少。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有一条不变的水平温度直线。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凝固温度(即熔点、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凝固点。 注:熔化和凝固曲线图:详细解答。包括状态、过程、时间段、温度、吸放热、内能变化等。
13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沸点高低与气压有关。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露、等)
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