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动最光荣和三个和尚
* 歌曲《劳动最光荣》是电影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歌。曾在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活动中荣获音乐作品奖。歌曲生动活泼,形象鲜明,儿童情趣油然而生。开头由器乐引子描绘天慢慢亮了起来,引出孩子们活泼而富有生气的歌声 这8小节为两个乐句的乐段,是全曲的主题。后面各个段落是主题的变化重复,一共变化重复了三遍,构成了在民歌和民间儿歌中常见的“分节变化重复曲式”。 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让学生想像其欢快的音乐情绪,使学生建立起从小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从事电影音乐创作的女作曲家--黄准。她曾先后为《新儿女英雄传》、《女篮五号》、《兰兰和冬冬》、《红色娘子军》以及《北斗》等20多部影片谱写了音乐和插曲。她的作品具有形象鲜明、旋律流畅、富于感染力、易于上口等特点。 作者介绍 作曲 黄准,作曲家。浙江黄岩人。1938年赴延安。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毕业 鲁艺音乐系。后任延安鲁艺文工团演员。1947年后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作曲,中国音协第三届理事。曾为《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北斗》、《牧马人》等影片作曲。创作的歌曲《在老师身边》1981年获第二届全国儿童歌曲一等奖。著有歌曲选集《美啊,生活》,有《黄准歌曲》等。 作词 金近(191 5—1989),男,汉族,原名金知温,曾用名金汝盛,浙江上虞崧厦四埠乡(今沥东镇)前庄村人。中共党员,著名儿童文学家。自称临安为“第二故乡”。家境清贫,在私塾读书4年,12岁离乡到上海学徒,做过书店校对 、抄写员等。1980年被授予全国第二次少儿文艺奖荣誉奖。1985年,日本曳玛野出版社翻译出版了童话专集并邀请访日讲学。1987年5月患脑溢血,经过年余治疗,不幸再度复发,于1989年7月9日逝世,迁葬百官龙山。为儿童文学奉献一生,冰心为其墓碑题写“你为小苗洒上泉水”的评赞。 歌曲意义 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让学生想象其欢快的音乐情绪,使学生建立起从小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通过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来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 故事简介 从前有一座山,山上有座小庙,庙里有个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给观音菩萨案桌上的净水瓶添水,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安稳自 在。不久,来了个高和尚。他一到庙里,就把半缸水喝光了。小和尚叫他去挑水,高和尚心想一个人去挑水太吃亏了 ,便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两个人只能抬一只水桶,而且水桶必须放 在扁担的中央,两人才心安理得。这 样总算还有水喝。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他也想喝水,但缸里没水。小和尚和高和尚叫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来一担水,立刻独自喝光了。从此谁也不挑水,三个和尚就没水喝。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观音菩萨面前的净水瓶也没人添水,花草枯萎了。夜里老鼠出来偷东西,谁也不管。结果老鼠猖獗,打翻烛台,燃起大火。三个和尚这才一起奋力救火 ,大火扑灭了,他们也觉醒了。从此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水自然就更多了 民乐合奏《三个和尚》是动画片《三个和尚》的音乐。乐曲以民族乐器的独特音响描绘出“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经过。音乐主题是从寺庙中的经调演变而来的 使人联想到寺院的钟声、诵经声。二胡吟腔的手法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和尚念经时的生动形象。 在主题音乐下,另一条旋律: 同主题形成了复调。全剧没有一句对白,人物的言表心声,均由音乐披露得淋漓尽致:板胡代表小和尚;坠胡代表瘦和尚;北方的管子代表胖和尚。三种乐器轮流演奏,好像和尚们在对话。没水吃了三个和尚均拉长了脸,三样乐器“叽叽喳喳”奏个不停,尾部拖着一个幽默的长音,表示三人争吵不休;而当寺庙着火三人救火时,三种乐器则此起彼伏,抑扬和谐,表现了三人齐心协力扑灭火灾时的忙碌情景。 乐曲以简单的三件乐器描绘了生动有趣的三个人物形象,展现了繁忙的挑水灭火的劳动情景,学生可从中体会音乐所表达的不同情绪,想像所表现的不同内容。 关于作曲 金复载,中国著名作曲家 出生在浙江上虞,从小崇拜伟大的音乐家肖邦和格林,1957年考入上海音 乐学院附中,1961年升入本院作曲系,毕业后分配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了作出优美动听的歌曲,他经常深入生活并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在特别是在美术片音乐创作上,他针对儿童对音乐的接受程度,民族音乐的普及,创作了许多通俗动听,富于民族特色的优秀曲子,如在《三个和尚》中,采用了佛教音乐,在《哪吒闹海》中,采用了古典旋律音调;而在《雪孩子》中,他又采用了流行音调。 从事电影作曲三十年来,为《小号手》、《哪吒闹海》、《三个和尚》、《金猴降妖》、《雪孩子》等七十余部美术片作曲。为《飞来的仙鹤》、《谭嗣同》、《末代皇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