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病理观察.docVIP

肺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病理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肺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肺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湖南省衡阳市祁阳县中医院 426100 摘要:目的:探究肺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病理。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0月间,在我院确诊为肺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患者2例,并对其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其中,免疫标志物通过免疫组化进行相应的检测,患者的EWS基因易位情况则通过荧光原位杂交系统进行评测。结果:通过显微镜对2例患者的肿瘤细胞进行观测,能够发现细胞形态较为一致,呈梁状、片状或是弥漫分布,细胞形状为短梭形或圆形,并伴有不规则的病灶,且清晰可见核细胞的分裂。结论:对肺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患者的免疫标志物进行免疫组化以及EWS基因易位检测,能有效提高病症的临床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肺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临床病理 作为一种发生在软组织以及青少年骨中的恶性细胞肿瘤,肺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在临床上较为罕见,但病症却具有高度侵袭的特点[1]。本次通过对肺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病理进行分析,通过免疫组化以及EWS基因易位检测提高对此类疾病的临床认知。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肺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患者2例。 第1例患者为男性,年龄21岁,临床病症表现为左侧胸痛,于2013年7月入院,患者在住院期间伴有间断性的发热症状,其体温的顶峰值高达38.5摄氏度。患者先后被多家医院确诊为肋间神经痛、肺结核以及流行性感冒,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抗结核、抗病毒以及抗感染的治疗。对该患者进行CT扫描诊断,能够发现患者左侧胸腔有液体状密度影,且左上肺伴有16cmtimes;11cm大小的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 第2例患者为女性,年龄31岁,临床病症表现为反复咯血,并于2014年10月入院。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应的CT扫描,能够发现在患者的左下肺有类圆形肿块阴影,阴影大小为7cmtimes;9cmtimes;10cm。该患者的血肿瘤、血生化以及血常规标志物检测无异常现象,并未发现除肺部之外的其他器官组织有病灶出现。 1.2 免疫组化检测 通过浓度为4%的中性??醛对患者的检测标本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利用石蜡进行包埋处理,再对其进行免疫组化的染色工作[2]。免疫组化检测中选用的一抗有:Desmin(D33)、FLI-1(G146-222)、CgA(LK2H10+PHE5)、CD99(O13)、P63(4A4)、CD34(QBEnd/10)、CKpan(多克隆)、TTF-1(8G7G3/1)、Syn(SP11)以及Vimentin(SP20)。 1.3 EWS基因易位检测 对2例患者石蜡包埋后检测标本的易位情况,通过EWS双色易位分离探针试剂盒进行检验。EWS基因易位检测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当出现融合信号,即叠加部分呈黄色,且绿色与红色信号并列时,可判定为检测标本无易位情况;当出现分离信号,即绿色信号与红色信号分离时,则可确定检测标本存在易位现象[3]。当患者细胞核>10%时,可判定易位信号为阳性;当患者的细胞核le;10%时,则可判定易位信号为阴性[4]。 2.结果 第1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患者肺部有直径0.1cm,长度为0.4~0.6cm的3条灰白条索样组织。通过高倍仪器对患者的肿瘤细胞进行观测,能够发现肿瘤组织细胞的体积较小,均呈卵圆形或短梭形,细胞大小较为统一,肿瘤细胞的排列方式为梁状以及片状,核圆,少量细胞质,各个细胞界限不清,多见核分裂现象,且伴有颗粒状的染色质。通过Syn以及CD99的免疫组化检测可以判定肿瘤细胞为阳性,而CKpan、CgA、Desmin、CD34、P63、EMA以及TTF1检测则为阴性。通过EWS-FLI-1对患者的检测指标进行易位情况的检验,有阳性信号出现。患者由于具有持续发热的症状,未对其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而是对其进行IAP的化疗治疗,并联合使用SBRT的放疗治疗。化疗结束后,患者的左上肺通过CT扫描仍可发现13cmtimes;8cm的葫芦状肿块,且病灶对患者的左侧前后胸壁均造成侵犯。 第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对患者的肺叶组织进行切除,可以在其2cm的支气管切缘处发现大小为10cmtimes;8cmtimes;7cm的肿块。患者的切面灰黄,鱼肉样且伴有光泽性。通过高倍显微镜对患者的肿瘤细胞组织进行观测,可以发现组织细胞围绕患者的血管呈卵巢状分布,肿瘤细胞体积较小,染色深,细胞形状呈圆形或短梭形,可清晰发现肿瘤细胞的核分裂现象,并间质伴有可见粘液,组织细胞有出血以及坏死的情形。通过Syn、CD99以及Vimentin对肿瘤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有阳性信号显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