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聚落系统的形成规律.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都市聚落系统的形成规律.PDF

第65 卷第8 期 地 理 学 报 Vol.65, No.8 2010 年8 月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Aug., 2010 都市聚落系统的形成规律 ——递增报酬与幂次法则的计算机与数理仿真 1, 2 1 3 4 赖世刚 , 韩昊英 , 于如陵 , 柯博晟 ( 1. 浙江大学土地科学与不动产研究所,杭州 310029 ;2. 台北大学不动产与城乡环境学系,台北; 3. 昆山科技大学不动产经营系,台南;4. 台北大学都市计划研究所,台北) 摘要:幂次法则是一个普遍存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界的现象,在都市体系中亦可观察到 此一现象。过去的文献仅仅对于幂次法则现象进行了观察和解释,并未能完整地解释其形成 的机制。本研究尝试由复杂理论中 “递增报酬”的观念来探讨幂次现象的成因,采用计算机 程序来仿真都市聚落体系形成的过程,并观察递增报酬与幂次现象之关系。该仿真包含了3 种 不同的区位发展吸引模式,分别为相邻关系、规模吸引以及同时考虑规模与相邻的混合模 式。计算机仿真显示:① 规模吸引与混合两种模式比相邻吸引模式能够更好地解释都市聚落 的成长;② 依照递增报酬法则而仿真形成的都市聚落,与幂次现象呈高度相关。随后的数理 仿真演算显示,幂次法则为一统计上的普遍现象,但在递增报酬等经济因素驱动下的都市聚 落体系结构与真实的状况较为吻合。因此我们推测,递增报酬极可能是形成真实世界幂次现 象的机制之一。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幂次现象;递增报酬;都市聚落体系 1 引言 不论古今中外,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总是存在着所谓的 “都市层级”或 “都市体 系”,高阶层的大都市数量稀少,而存在众多的低阶层小聚落,大小聚落之间存在的秩 [1] 序,彷佛是经过人为精心的安排 。这样的都市聚落的体系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本文企 图以计算机以及数理仿真的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 到目前为止,学界只是对于此种现象与规律进行观察与解释,基本的理论为等级大小 法则 (Rank-Size rule)[2-4] 和幂次法则 (Power law)[5-6] ,对于形成这种现象的幕后机制仍在试 [7] 图理解之中。一个较为著名的解释模型由Simon 在1955年提出 。他假设都市成长是一次 增加一个区块 (lump) ,而这个区块的人口可以选择加入现有都市,或成立一个新的聚落。 而该区块成立为新聚落的机率是固定值π。而推导出的系数值α = 1/( 1 - π) 。但问题是依照 实际状况统计出来的α值趋近于1,因而实际情况的π值应接近于零;但在π等于零的情况 下,新都市不会产生,更谈不上形成所谓的都市体系,模型将无法运作。因此,Simon 的 模型仍未能完整解释幂次法则的成因。 本文的目的便试图突破幂次法则在解释都市系统自我组织现象的盲点。由于都市是一 个复杂系统,本研究尝试由递增报酬概念通过计算机以及数理仿真实验推测幂次法则背后 形成的机制。在近些年中,“递增报酬”已经被用来成功地解释诸如城市等复杂系统自组 收稿日期:2009-07-01; 修订日期:2010-05- 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E080201);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项目 ( [Foundation: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No.E080201;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Found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Returned Chinese Scholars, No. 作者简介:赖世刚, 男, 教授, 主要从事都市、复杂与规划研究, E-mail: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