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古代人文传统+回归实践教育的本体含义研究.pdf

激活古代人文传统+回归实践教育的本体含义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激活古代人文传统 回归实践教育的本体含义 程 钢’ 中国古代有历史悠久、意蕴深厚的人文传统,如何充分挖掘这一宝贵财富, 应用于现代大学的人文教育,是我们近年来经常思考的问题。本文一方面介绍 我们从教育理念上所作的探讨,并阐述了我们对人文实践的理解。与此同时,我 们在实践上也作了初步的尝试,活动可分两个方面:其一是人文实践活动,试图 从人文修养的视角对现有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必要的补充;其二是成立了水木 书苑。试图接续古老的书院传统,对大学生课余的人文经典阅读、人格修养等活 动进行必要的整合与提升。 一、人文实践的理念 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实践教育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它也面临着如何 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例如,在理论上,长期以来我们将实践几乎局限于生产实习 与社会实践。一些学者认识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到处留下了实践的痕迹, 但我们现有的实践概念却不够宽阔,不能涵括丰富多彩的生活领域。此外,中国 古代讲实学,康德哲学讲“实践理性”,为实践这个术语赋予了崇高的意义,但我 们的实践却一般停留在生产实习与社会调查上,拘束于实际操作,没有必要的超 越与提升。因此,迟至1990年代初,教育界已经开始呼唤一种新型的实践观念, 希望它能具有开放性与广泛性,能包括大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一切活 动。…在1990年代早期以前,这种呼唤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难以付诸 操作。虽然如此,从另一方面看,它却揭示了实践这个范畴的真正内涵,即人们 无时不处于实践之中,人生的一切行为都是实践。因此,大学生一切有目的的行 为在本质上都属于实践,都是实践教育的对象。这一界定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也兼容在内,从而有可能将从文明礼仪到社会公德的一切要素均纳入实践之中, 最终有助于使实践一词回归它的本义:实学。¨1传统实学的要点是,强调为人与 ·程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激活古代人文传统 回归实践教育的本体含义 135 为学、知与行、求理与践履的统一。这应是实践教育的题中之义。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实践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最早,为了适应祖国工业 化建设的需要,高等学校推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类型的实践教育,真 刀真枪地做实际课题,既有益于社会,也有益于同学实际能力的提高。后来,又 开发出了以感知社会、认识社会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 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大学生的做人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我们复兴传统实 学意义上的实践观念提供了客观的前提。由于种种原因,以往的实践教育,无论 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是“社会实践”,即便它们在形态上是生产劳动 或是社会调查,即便它强调要通过生产劳动与社会调查改变同学的人生观,但细 致的分析表明,它带有强烈的以认识为中心的色彩,并不十分适用于表达基本做 人素质的实践。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间,实践教育的理论基础本质上是以认识为 中心的,对基本的做人问题关注得并不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非常复杂。不 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与原先的实践教育理念中存在的某些不足有关。因此,要 对实践教育做进一步的分析,有必要做一点正本清源的工作。 我们的实践概念源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因为生产劳动一词范 围太窄,后来又扩展为社会实践,强调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活动”,从而将社会调 查也包含在内。 依照复旦大学俞吾金教授的分析,这种实践概念是以传统的认识论为背景 的。在传统的认识论之中,“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它的基 本形式是生产劳动、科学实验和阶级斗争。实践既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来源,也 是‘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更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的唯一标准。从一方面看,上述理解方式充分肯定了实践在马克思认识论中的 基础的和核心的地位,相对于以往的西方认识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 步;但从另一方面看,这一理解方式又包含着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根本含义的 误解,因为它把这一概念牢牢地囚禁在认识论中,忽视了它的根本的、首要的 含义是本体论方面的”。 说我们以往的实践是以“以认识论为中心”的,一定会使许多人感到不解, 为此,俞吾金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对于我们这一看法,有人也许会提出如下 异议:生产劳动、科学实验和阶级斗争实际上不也同时关系到存在问题,尤其 是人的生存问题吗?我们的回答是:只要本体论眼光是缺席的,实践活动的上 述形式就只具有认识论的意义。在传统的马克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