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林斤澜《木雏》阅读练习及答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斤澜《木雏》阅读练习及答案   木 雏   林斤澜   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在圆湖村里“蹲点”,树立一天等于20年,一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典型,很招人参观。春天,来了十来个大学生,一个老师带着。这老师是刚毕业的留校学生,顶多是个助教吧。但农民分不清大学里的职称。反正助教也是老师,便戳着脊梁嘀咕道:怎么有这么个老师?还是大学老师?   他比他带的学生大个三两岁吧。可是按农民说,要“木”十岁。木就是不活泛。见人不会说话,不知道招呼。又说要“雏”十岁。雏是幼稚。   一天早上,我那房东在院子里浇水,巴掌大一块地上,正有新绿钻出来,不到两寸高,几个学生有的说是葱,有的说是蒜苗,有的要打赌。房东觉着好玩,说:“想必大学里也修行,忌吃五辣,不知道葱叶儿是圆的,蒜叶儿是扁的。”   没想到那位老师正经摸出小本子,往上写字,嘴里咕咕着:“葱,圆的。蒜,扁的。”   房东撑不住笑起来,那几个学生为老师不好意思,转头跑了。老师只管写着,全不知觉。我探过头去瞅瞅,不懂,看样子是英文。   我可怜这个知识分子,小声跟房东说。人家会英语。可是房东不清楚英语是什么,更加笑开了,说:“还画洋码呀。”   过了两天,房东家里发鸡瘟,十来只鸡死了一多半,房东心疼得吃不下饭,那位老师走来问病鸡和好鸡,怎么认?   房东蹲在那里没好气,说:“认屎呗。”   老师不懂眼色,追问好鸡的屎什么样。房东没奈何,又说:“溏屎。”   “溏?屎?”   老师傻着眼,可又摸出小本子来了。房东扭过脸去,六岁的小儿子咧着嘴,唱儿歌 一般说道:   “一堆儿,一堆儿。带尖儿,带尖儿。下边黑黄黑黄,是红溏,尖儿白花白花,是白溏。”   老师往本上写.房东站起来往屋里走,嘀咕道:   “一个鸡屎,也画洋码。”   他觉着晦气。老师却一边写,一边往地上张望,小儿子指着一堆叫道:   “这就是,尝尝不?”   老师只管端详着,随口嘀咕道:   “不尝,不尝。”   小儿子大笑。屋里他娘叫了声“哎哟”,一会儿,打发小儿子到红医站给拿膏药,说是岔了气。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前几天我在晚报上看见圆湖村两个养鸡户,收入论千,从不死鸡,鸡瘟进不了他家的门儿。   我顺便去看看,就是那房东家,不过老房东两口子都去世了。当年的小儿子现是当家人,当年种葱蒜的那块地,现在拉上篱笆,养着上百的来亨鸡,血红的冠子,雪白的羽毛,一个个神气活现。正想说几句什么,听见脚步响,那青年当家人扔下我,奔向院门口,迎着一位中年胖子。细一看,奇了,可不就是那位老师吗?他见老了,眼泡鼓鼓的,腮帮耷拉耷拉的。他不往院里走,定定地望着院外的杏树。正是早春,杏花灰白灰白好像烟雾,青年当家人说:   “怕是大年哩。杏花要‘旧’,桃花要‘喧’。”   老师摸出小本子.我看见他写着字,可咧开了嘴,口水都要滴答下来了。不光是“雏”了,还透着“傻”来。我心里一动.走过来提起50年代,他望望我。想不起来,我又说起他带的学生,好像想起来了。为什么说是“好像”,因为没有这种时候常有的欢叫,只是嘴里咕咕地:   “哦,哦……”   不光是“木”了.还透着“僵”来。我还要叙旧,但当家人打断我的话,直跟老师解释,什么“旧”呀“喧”呀,都是方言土语,不知道科学不科学。琢磨着怕跟风啦雨啦有联系,杏花开得早,是起风的时候.桃花在清明前后,清明时节雨纷纷……他只怕解释不细、不全、不当,不留点儿空子让我说话。我只好探过头去,看看老师写什么,写的汉字不像汉字。这回。我断定是日文。   老师写看写着,挪步往杏树那边走了。当家人回过头来,只管去轰他的鸡。我只好跟过去,想想问道:   “这老师,现在,是个干什么的?”   青年当家人头也不回,说:   “一个老专家.不是说空话的人。”   我噎了一下。不过这些年也添了些涵养了,不动声色地还问道:   “什么专家呢?”   “化学。”   “化学……”   我知道化学里边还分好些专业呢,可又一时使不上嘴。那当家人说:   “我这儿没死过鸡,仗着‘长效避瘟散’,就是他配的方。”   “我当他……他……他老了呢,都张着嘴流水的……”青年当家人直往屋里走,嘀咕着:   “有病。叫造反学生扇的。”   (选自《林斤澜文集》)   1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以回忆往事入手,通过叙述一个大学老师在农村生活的片段,生动再现了特殊背景下的社会图景,富有时代性。   B.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性格,如老师认真记录葱和蒜的区别,细致求问如何分辨病鸡和好鸡。突显了人物品质,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C.文中的老师从20年前被圆湖村那对房东父子取笑到20年后获得房东儿子的尊重与爱戴,源于他研究出“长效避瘟散”,提高了农民收入。   D.“我”从青年当家人口中得知,老师“张着嘴

文档评论(0)

过河的卒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