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复习题答案完美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 一.填空 1. 通常一个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包含: 动力 、 执行器 、 传感器 、 计算机 和 传动机构 五部分。 2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主要有: 线性度 、 灵敏度 、 迟滞度 、 分辨力 和 重复度 等。 3.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是通过检测 电感量 的变化来检测被测量的位移。 4.滚珠丝杠副中采用双螺母是为了便于 螺旋弧轴向 间隙的调整。 5.在光栅式位移传感器中,莫尔条纹对光栅的 栅距 起到了放大作用。 6.谐波齿轮传动的三个主要部件是: 刚轮 、 柔轮 和 谐波发生器 。 7.直流伺服电机的优点是稳定性好、可靠性好、响应速度快和扭矩大等; 无刷直流伺服电动机的优点是_____无换向器 、可控性好和 稳定性好__等。 8.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 机械 与 微电子 的结合; 10. 传感器的灵敏度反映了被测量的数值处在稳定状态时, 输出量 的变化量与 输入量 的变化量的比值。 11.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是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 电容 变化的装置。 12. 滚珠丝杠副中滚珠的循环方式有 内循环 和 外循环 两种。 13. 测速发电机的负载电阻越大,其线性度 越好 。 14.步进电机的步距角指在 电脉冲 的作用下,电机转子转过的角位移。 15.直流伺服电机的机械特性指当 电枢电压 一定时, 转矩 与 转速 之间的关系;调节特性指在 负载转矩 一定时, 电枢电压 与 转速 之间的关系。 16.滚珠丝杆副中滚珠的循环方式有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种 17. 在谐波齿轮传动中,若柔轮固定、谐波发生器主动、刚轮从动,则主、从动件转向 相同 。 18. 传感器的迟滞特性是指输入量在增加和减少的过程中,同一输入量下其 输出量 的差别。 19、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中压电元件变形后所产生的 电荷量 与加速度成正比。 20、若是传感器的最大非线性误差、为输出量的满刻度值,则传感器的线性度可表示为∕。 21、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功能原理方案设计中,其功能元的组合方式常用的有串联结构、并联结构和 环形 三种形式。 22、在单圆弧型螺纹滚道的滚珠丝杠副中,其接触角会随轴向载荷大小的变化而变化。 23、对于以提高传动精度和减小回程误差为主的传动齿轮系,应按 输出轴的转矩误差最小 原则分配其各级传动比。 二.选择题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 “机电一体化”这一名词产生于20世纪,其产生的年代为 (A ) A.70年代 B.50年代 C.40年代 D.80年代 2. “机电一体化”在国外被称为 (C) A.Machine B.Electronics C.Mechatronics D.A和B 3.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动力与驱动部分的主要功能是 (D) A.提供动力 B.传递运动 C.传递动力 D.A、B和C 4. 在同步齿型带传动中,同步带的齿形为 (A) A.梯形 B.矩形 C.渐开线 D.摆线 5. 直流伺服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与输出转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称为其 (A) A.机械特性 B.调节特性 C.力矩特性 D.转速特性 6. 在滚珠丝杠副中,预紧调整是为了消除其 (B) A.径向间隙 B.轴向间隙 C.预应力 D.A和B 7. 在交流伺服电机中,控制绕组与励磁绕组在空间相差的电角度是 (D) A.60° B.45° C.0° D. 90° 8. 若为传感器的输入量,是其输出量,则传感器的灵敏度为 (C) A. B. C. D. 9. 在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中,同一继电器线圈在梯形图中出现的次数最多为 (B) A.2 B.1 C.3 D.4 10. MCS—51的每个机器周期包含状态周期数为 (D) A.12 B.24 C.10 D.6 11.在滚珠丝杠副JB3162.2-91的标准中,最高的精度等级是 (A) A.1级 B.10级 C.7级 D.C级 12. 光栅式位移传感器的栅距W、莫尔条纹的间距B和倾斜角θ之间的关系为 (A) A. B. C. D. 13. 差动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