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胶原蛋白与压力性尿失禁相关性研究进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胶原蛋白与压力性尿失禁相关性研究进展
胡红彦1 刘杰2 倪观太2
( 1 皖南医学院 安徽芜湖 2 4 1 0 0 0 ; 2 安徽省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妇产科 安徽芜湖 2 4 1 0 0 1 )
【中图分类号】R69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066-02
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提出的定义:腹压突然增加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不是由逼尿肌收缩压或膀胱壁对尿液的张力压引起的。研究发现,SUI的发生与盆底支持组织(肌肉、筋膜、韧带)结构功能完整性的破坏密切相关。盆底支持组织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蛋白聚糖、弹性蛋白、层粘连蛋白,其中胶原蛋白和蛋白聚糖是最为重要的两类。胶原蛋白是连接肛提肌至尿道的主要组织,通过胶原蛋白,肌肉对尿道发挥收缩作用,胶原蛋白给予组织抗拉伸强度,对??持盆底支持组织的弹性和韧性起重要作用。因此,许多学者从生化和超微结构角度[1]研究了胶原蛋白在S U I发病中的作用。本文就胶原蛋白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1 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简称为胶原(collagen),是一组由多种糖蛋白分子组成的大家族,是构成细胞外基质(E C M)的结构蛋白质。由细胞分泌的胶原蛋白约占人体蛋白质总量的30%以上,参与维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胶原蛋白是由3条alpha;多肽链构成的三股螺旋结构,每条alpha;多肽链由600~1000个氨基酸组成,其独特的三重螺旋结构中,氨基酸的组成对胶原蛋白分子具有稳定作用。胶原分子内和分子间存在3种交联形式:醇醛缩合交联、醛胺缩合交联和醛醇组氨酸交联。这3种交联把胶原的肽链牢固地接起来,使胶原具有很高的抗张强度。到目前已发现三十余种胶原蛋白链的编码基因,形成21种胶原蛋白分子。不同的胶原蛋白分子有不同的化学结构及免疫学特性,其中Ⅰ型、Ⅱ型和Ⅲ型胶原在组织中含量最丰富,约占体内总胶原蛋白的80%~90%[2]。盆底的结缔组织主要由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组成[3]。Ⅰ型胶原与支持作用有关,硬度较大,直径较粗;Ⅲ型胶原与组织的弹性有关,弹性大,直径较细。Ⅰ/Ⅲ型胶原蛋白比例还决定胶原蛋白纤维的粗细进而影响组织的性能[4]。Ⅲ型胶原在含量上虽然比Ⅰ型胶原少,但它在组织性能的控制中却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Eriksen[5]发现Ⅲ型胶原含量增加,胶原纤维直径变细,Ⅲ型胶原含量减少,胶原纤维直径变粗。胶原直径增粗可影响到尿道的顺应性,使其僵硬,出现尿道闭合障碍而加重SUI。
2 胶原蛋白含量和结构变化对SUI的影响
胶原含量减少会引起支持组织的弹性减小,易于断裂,使肛提肌对尿道的压缩作用减弱,出现尿漏。胶原蛋白结构变化亦对SUI有影响。
2.1 胶原蛋白含量减少对SUI的影响 多数研究认为,胶原纤维数量减少可导致韧带、筋膜的支持结构(吊床结构)松弛,吊床结构不能挤压尿道而出现漏尿。Liapis[6]等发现SUI(伴或不伴有生殖道脱垂)患者耻骨宫颈筋膜Ⅰ型胶原蛋白含量明显减少,也发现S U I患者圆韧带、阴道旁筋膜和骶子宫韧带中的Ⅲ型胶原蛋白含量明显减少[7]。
2.2 胶原蛋白结构变化对SUI的影响 研究证实,盆底支持组织功能完整性不仅取决于胶原的含量,还取决于胶原的性质、不同类型胶原相应比例以及与其他基质成分的相互作用[8]。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 ,DCN)与胶原是细胞外基质组成成分,在调控胶原纤维的形成和排列中起重要作用。D C N通过其核心蛋白与胶原相互作用调节胶原纤维生成速率,影响胶原纤维形成和结构,修饰胶原纤维表面的d带和e带,调节胶原纤维的稳定性。DCN与胶原原纤维相互作用,影响原纤维直径,形成更细纤维。DC N可减少局部组织中Ⅰ型与Ⅲ型胶原蛋白含量。DCN 能与Ⅰ, Ⅱ, Ⅲ, Ⅴ, Ⅵ与Ⅻ型胶原作用,胶原的3股螺旋在其每个D区d带均有一个能与D C N结合的部位,两者相互作用后,促进原纤维侧面结合,以形成纤维和纤维束[9]。研究发现,在兔韧带损伤修复过程中,若抑制D C N m R NA表达,可促进组织胶原蛋白合成。在体外实验中,D CN可减少局部组织中Ⅰ型与Ⅲ型胶原蛋白含量,并使胶原纤维变细[10]。D CN与胶原特异结合,能潜在地调节胶原纤维的稳定性。DCN还能通过与转化生长因子(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2beta;结合,下调其活性,负性调控细胞周期,调节胶原形成。国内余燕[9]及国外D a u g 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