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疽医案常用药物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脱疽医案常用药物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脱疽医案常用药物分析 谢宇霞 谭达全(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长沙 410208)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0448-02 【摘要】 目的 分析脱疽医案用药特点,为脱疽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421例古今脱疽医案所用方药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其用药特点。结果 治疗脱疽的常用药物以活血化瘀类、补虚类和清热类药物为主。频次前10位的药物依次为当归、黄芪、甘草、金银花、赤芍、丹参、牛膝、红花、附子、桂枝,主要具有补益气血,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温经通脉之功效。结论 将统计学方法引入到中医医案研究,能够发现隐含其中的知识和规律,从而为中医临床提供坚实基础。 【关键词】脱疽 医案 常用药物 脱疽是指以肢体末端紫黑溃烂甚至坏死,趾(指)关节脱落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本病多见于现代医学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和糖尿病足等周围血管疾病。脱疽类疾病普遍具有病情复杂、病势缠绵、经久难愈、疼痛难忍、复发率高的特点,治疗颇为棘手。中医药治疗脱疽独具优势,尤其是对于促进新的侧支循环建立,减轻患肢疼痛,降低截肢率和复发率等方面均有良好效果。本研究通过对古今脱疽医案的研究,对其中所用方药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其用药特点,为脱疽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选案范围 本研究以历代脱疽病相关医案为研究对象,凡记载治疗脱疽病医案的书籍,包括综合性医著、专书、医案、医论、医话等,皆为收集的对象。 1.2选案标准 参照《中医外科学》五版、六版教材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之《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脱疽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界定脱疽病的概念。脱疽是指发于四肢末端,严重时趾(指)节坏疽脱落的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其临床特点是多发于下肢一侧或两侧,初起患肢末端发凉、怕冷、苍白、麻木,可伴间歇性跛行,继则疼痛剧烈,日久患趾(指)坏死变黑,甚至趾(指)节脱落。 1.3中药名的规范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雷载权主编的《中药学》教材内容予以规范。具体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中药别名和俗称:如金银花有二花、金花、银花、双花、二宝花之别名,白术有“于术”、“于潜术”、“冬术”、“於术”之别名等。 (2)中药合写或出现方剂名:如赤白芍包括赤芍、白芍。失笑散包括蒲黄、五灵脂。 (3)中药加工或炮制以后的名称:经过加工或炮制的中药名和原中药名统一为原中药名。如三七和三七粉统一为三七。法夏和半夏统一为半夏。 (4)药名书写不规范:如栀子写成枝子,牛膝写成牛七,香薷写成香茹,山楂写成山查等。 1.4药物归类的规范 不同版本的教材对药物的分类不尽统一。本研究之药物均依据雷载权主编的《中药学》教材所载的分类方法和类型进行归类。 1.5统计分析 数据规范预处理后,分离与病案方剂药物组成无关的文字,形成中药原始组成字段。输入以VisualC++ 6.0为开发平台,自行编制的“方剂配伍分析”软件程序,使用频数分析模块进行统计分析。 2 统计结果 从古今医案中查找出符合脱疽诊断标准的病案421例,常用药物使用情况见表1。 表1 421例脱疽医案常用药物使用频数表(频率gt;10%) 频率gt;10%的高频药物可分为七大类。 活血化瘀药9味:丹参、牛膝、红花、鸡血藤、川芎、桃仁、水蛭、没药、乳香。 补虚药8味:包含补气药黄芪、甘草、党参、白术;补血药当归、白芍、熟地;补阴药石斛。 清热药7味:包含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蒲公英、连翘;清热凉血药赤芍、玄参、生地;清热燥湿药黄柏。 温里药3味: 附子、干姜、肉桂。 利水渗湿药2味:茯苓、薏苡仁。 平肝息风药2味:地龙、蜈蚣。 解表药1味:桂枝。 3 讨论 通过对脱疽医案高频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可知,治疗脱疽的常用药物以活血化瘀类、补虚类和清热类药物为主。频次前10位的药物依次为当归、黄芪、甘草、金银花、赤芍、丹参、牛膝、红花、附子、桂枝,主要具有补益气血,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温经通脉之功效。当归甘补辛散,苦泄温通,质润而腻,养血中有活血之力。黄芪补脾而生肌、补气而托疮,有疮疡要药之称。甘草清热泻火,补虚解毒。金银花味甘性寒,清热解毒作用较强,为治疮疡要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